“三管齐下”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各级党组织要着力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端正干事方向,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建立健全政绩观考察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中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解决好“如何评价政绩”和“政绩由谁来评”的问题。政者,正也;绩者,责也。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既是方法、能力上的问题,更是立场、认识上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注重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建立组织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职能部门、牵头部门、责任部门作用,引导各级各部门紧抓重点、把握关键、对标对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要注重分类施策,优化现有考核指标设置,除了普遍性基础指标,针对不同部门(单位)职责,设立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个性化指标,涵盖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等重点内容,避免考核千人一面。要从具体事实事例中识别干部的政绩观,如根据急难险重任务完成情况,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关键时刻的现实表现,看干部想的是大局全局还是局部利益,谋的是狠抓落实还是避责推诿,干的是踏踏实实还是花拳绣腿,为的是群众福祉还是一己之私,为考准考实提供现实依据。

        细化考核方法路径、流程机制,解决好“如何公平看政绩”和“如何全面看政绩”的问题。“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新中国的红色江山,是革命先辈一枪一弹、一城一池打下来的;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是劳动者一锹一铲、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各级党组织要定期开展集中“体检”,用好政治素质专项考核这一工具,每年通过开展量化测评、个别谈话、实绩分析,深入了解、认真研判,结合各方掌握情况、平时考核情况等因素,了解干部政治素质和政绩观表现。要注重考在平时、考在经常,把政绩观考核贯穿于调研、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和任职考察之中,综合运用调研访谈、培训跟班等手段,设立“政绩观察员”,组织开展“晾晒比促”活动,深入干事现场互看、互学、互比,现场评价工作效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了解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绩观,建立责任落实、过程控制等机制,既减轻基层迎检工作负担,又筑牢防范“政绩偏差”堤坝。

       建立全面监督机制、加强结果运用,解决好“如何真出政绩”和“如何出真政绩”的问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项硬任务。只有考核与奖惩并重,才能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级党组织要增强考核的引导性,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表彰评优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奖惩分明。要注重将考核结果分类管理,对于存在一定负面反映或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做好组织提醒,第一时间扶正纠偏,联动纪委、审计、巡察、统计等部门持续开展政绩观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动态监管,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负责,让干部放心大胆开展工作。要把考核结果应用在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全流程全环节,将干部选拔任用由“伯乐相马”改为“赛场选马”,让埋头实干取得实绩的干部脱颖而出,推动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 米娜瓦·努尔买买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