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在一个万籁寂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夜空,大地搂着朦胧的夜色苍茫而静悄悄地睡了 ,偶然从远处传来几声汽笛的嘶鸣 ,风儿轻轻吹拂着树叶,在月色朦胧中翩翩起舞 ……
“啊——”突然,一声尖叫打破了这份静谧。
我看着突然出现在墙上的大蜘蛛,顿时感到惊慌不已。
只见它一身淡黑的颜色,八条脚,圆圆的眼睛前是对钳子般的嘴,好像随时准备攻击似的。
从小,我就对蜘蛛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每次见到它就会害怕,害怕它会伤害到自己。我鼓起勇气,拿来一把扫把,对准它,用力地戳去。没对准,它准备逃了,不过最终还是被我灭掉了。
当清理好后,我却没为自己第一次战胜了蜘蛛而感到高兴,而是出现了一个念头:蜘蛛是益虫,它可以吃掉那些蚊子,让我免遭蚊子的叮咬,而且它并没有伤害我。那我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虽说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甚至反感被认为太善良,但是我还是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啊。我如今这么做,简直太坏了。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荀子的“性本恶论”。
貌似人的天性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很多时候,为了“利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去“损人”。
那人真的是性本恶吗?
荀子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
那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其实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各有各的可取之处。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人性是本恶的,所谓的道德是建立在每个人都为了尽可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互相牵制而形成的。
可我仍旧相信人性本善吧,即便大多数人的人性本恶,我也愿意去相信人性本善,这是我辈要呼唤的一种美好愿景,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所谓行善是发自自己本愿,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方面的利益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