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前情回顾:在积极心理学中,心流状态(俗称心流区域)是一种心理操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从事一项活动的人完全沉浸在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和乐于享受的过程中活动。从本质上讲,心流的特征是对某项工作的完全吸收,并因此而丧失其时空感。简单来说,心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当你在极度专注时,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创造力提高,让你忘记时间、忘记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不相干的身体讯号。但坦白来讲,即使进行了相关的知识学习,好像在日常学习中也比较难以践行这样的概念,效果不佳,本身的拖延症比较严重,这就必然导致学习效率和最后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预期落差。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前情回顾(理论支撑):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拖延症的加重,本质原因我认为是在学习中很少长时间处于心流状态,并没有对自己的课程学习完全吸收,并因此而丧失其时空感,降低了效率和创造力,那么此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形成心流原则。
在前四篇报告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不同的原则,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进行了不同的检验,目前为止我发现了对自己有效的三个原则,原则一:“天台吹风”,原则二:“奖励与惩罚机制”,原则三:制定合理的目标,在三大原则的治疗作用下,我慢慢知道拖延症的本质实际是自律性的低下,需要外界的他律来进行补充,我本身的自律性就比较差,在没有进行原则构建前是真的没办法好好高效率的学习,会被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干扰,但在学习了相关心流的知识后,明确了自己如果想高效学习就要进入心流状态,进行一系列原则的确立和实践的检验,所以最终我确定了以上三大原则,更符合我自身的实际,感觉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借鉴!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时间:5.12
地点:笃学A604
原则一:即将脱离心流状态时,到天台吹风,不携带手机
原则二:奖惩机制,在规定时间内高效率完成任务进行游戏小时的奖励,反之则减
原则三:制定合理的目标
过程:经过前几次的原则实践,拖延症的症状有所减轻,今天在笃学A604复习刑法“故意犯罪的形态”,计划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书本知识的复习和习题的实践,原本前45分钟是我脱离心流状态的阀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次在复习刑法的时候我的阀值延长到了一个小时,在番茄闹钟的加持下我也没有触碰手机,后来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就想去天台吹风换脑子了以保证短暂休息过后更快地进入心流状态,最终我在一个小时四十分的时候完成刑法复习的内容,按照原则二应该进行奖励,成就感真的拉满,而这也离不开原则三的功劳,之前总是给自己设定一些好高骛远的目标,真的很心累,但是脚踏实地更重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搞笑吧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才是原则三存在的意义,也是要保持心流状态很重要的一个要义!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三个原则行之有效,下次应用
时间:5.16
地点:笃学A604
方法:同上
本文为【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为【原则生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