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心得+《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反思

一、培训心得

      杨老师的展示课《影子的秘密》整堂课设计的教学环节完整,教学目标也清晰,对实验材料改进也是很棒,加了一个带槽的三角板用来辅助支撑手电筒,可以很好地控制一些人为因素,保证只改变一个实验条件;还可以看到杨老师的语言表达也是非常流畅和舒适,黑板板书的精心和设计和一些小改进;若在学生探究“改变光源的方向来改变影子方向”、“改变照射角度来改变影子长短”这两个是活动时,杨老师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时间,相信学生的实验效果会更好。

      刘老师带我们分小组在备课情况的方方面面进行自查和互查,我们目前备课需要改进的是,每课时的教案里都应加上单独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每个板块下的小环节也要考虑时间分配,另增加作业设计板块。

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活动1:交流有关蚕蛾的发现

目前为止,有些孩子的蚕已经结茧,也有部分茧中钻出了蚕蛾。活动中发现观察到蚕蛾的孩子有很多话题想分享,没有观察到蚕蛾的孩子分享的话题要少很多。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蚕蛾钻出的蚕茧的画面,我用了视频作为补充,让学生先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新发现,再观看视频,最后补充发现。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其中,观察到蚕蛾是怎么钻出蚕茧的。

活动2:观察蚕蛾,认识蚕蛾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

蚕蛾的外部特征学生很容易找到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触角、有复眼,胸部有三对足等特征。这也是让学生通过认识蚕蛾的身体特点从而了解昆虫的身体特点,学会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同时,学生能找到很多不同特征来辨别雄蛾和雌蛾,学生能轻松地辨别雌蛾和雄蛾。

改进:本课前可提前告知学生在这节课带上蚕蛾,以供课上学生通过实物来进行观察,印象更加直接深刻。若有的小组养的蚕还没有蚕蛾,可以让蚕蛾较多的学生活带一些蚕蛾,在课上借几只蚕蛾给其他组观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