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②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接上一集,这句话是原宪问的,原宪问“何为耻”,孔夫子说了:“邦无道,谷,耻也。”我们把它延伸开来,做的如果是不合道的事情就是羞耻的。接下来原宪又接着问:克、伐、怨、欲,不行焉,能不能称得上是仁呢?
我们先讲何为“不行焉”呀?不行:是指的不行于外。也就是我有,但是我没有把它表现出来,这个能不能称得上是仁?
那我们再看原宪所问的这四个字:“克、伐、怨、欲”。克:是指的好胜。我们在生活当中总是会争强好胜。我们一定要比别人强;我们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我们一定要比别人更有钱……
伐:自伐,自我夸奖。比如说我长得比你帅;我长得比你漂亮;我比你有智慧;我比你有学识;我的工作比你好;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更听话……
我们来看这两种状态:一个是好强,一个是自伐,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状态和一种心态。我们总是会和别人去攀比,一个是比自己,一个是比自己已经有的东西。比如说:我觉得我比你更有能力;我觉得我比你更有智慧;我的老公比你的老公更能赚钱;我的孩子比你更优秀;我的工作比你更好;我天生丽质长得就比你好看……
这是一个好的习惯,一个人因为争强好胜让我变得更加优秀,我总是自我夸奖,甚至我们认为他是自信,甚至认为这是前行动力。如果一个人不好胜,不争强,不自我夸奖,一个人怎么会进步呢?可是修身的人,却把它称之为一个不好的习惯。
我们再接着看怨、欲:怨恨、欲望;欲望也就指的是贪婪。我们在生活当中同样,总会去怨恨。比如说抱怨婆婆不给我们带孩子;抱怨领导不给涨工资;抱怨领导不给升职;抱怨朋友没有给帮忙;抱怨我的爱人不够贤惠、不够体贴;抱怨我的爱人赚得少;抱怨孩子学习不够努力,不够聪明;抱怨孩子的老师,没有好好地教我们的孩子……所以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发生抱怨的事情。
欲:贪欲、贪婪。我们总是想要得更多,我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我们想要升职;我们想让爱人变得更优秀;我们想让孩子变得更听话;我们想车子开得更好,房子住的更大……
我们再来看这四种情绪,它的区别在哪里?“克、伐”,说明我已经有。比如说我们本身长得比较好看,这是有;我们比较有才华,这是有;我工作很好,这是有。
而“怨和欲”:我们在没有的状态下会生起的情绪。没有,所以我才生怨,会想要得更多才会生欲。
那我们讲到它一个核心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四种情绪和心态呢?是因为我们太看重外物。当我们看重外物就会产生这样的心态。我们过于看重外物,当我们有以后就会炫耀,就会好胜,就会自伐,就会自我夸奖,自我标榜。
而当我们看重外物,没有的时候就会产生怨,就会产生欲。因为没有得到,所以我就会产生怨恨,就会想要得更多。
所以它一个核心的关键都在一个欲望上,因为有了欲望,我们把外在的这些条件,外在的一些财富、名利和围绕着我们身边所有的,比如说感情,比如说职位,这都称之为外物,我们把它看的太重,就会生起这四种情绪。
我们通过这四种情绪和状态,可以看到,一个人只要把外物看得过重,欲望过多,无论有还是没有,都会产生相应的情绪。
原宪说:“克、伐、怨、欲,不行焉”。我有这四种心态,有这四种状态,有这四种情绪,但是我不行于外,不把它表现出来,可以为仁矣,这个可以称得上是仁吗?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孔夫子说:可以为难矣,但算不算得上仁,我就不知道了。
我们看看这个“难”是两层意思:第一层很难做到,很难克制。什么意思呢?当一个人喜欢自我炫耀,喜欢争强好胜,容易抱怨,起贪婪之心,你想把它忍住不行于外,这个是很难的。
我们可以来体会一下,一个人总是喜欢自我标榜,你让他忍着不说,他是很痛苦的,忍不住。就像一个人总是生气、发脾气、起情绪,你让他忍住不发,这个是很难的。一个人生起了这种怨恨之心,处处争强好胜,你让他忍着不发,不行于外,这个是很难的。
那么“难”的第二层意思:如果能做到,难能可贵。也就是说,我们讲的第二层“难”的意思,是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如果我们内在有这些情绪,可以隐而不发,不行于外,实在是难能可贵。
“仁则吾不知也”,但是如果说算不算得上仁,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们来体会这句话,其实孔夫子在说“这算不得仁”。离仁的境界还有很远,但为何会说我不知道呢?
我们来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就好理解了,比如说我们做饭做得比较好,这个时候有的人刚学会做饭,然后他来问,他说:你看我这个饭做得怎么样,算不算得上优秀呢?这个时候你看,会怎么讲呢?不错,还可以,优不优秀我不知道。因为他离得实在太远,用不上“仁”这个字。
那我们回头再来讲“到底何为仁”呢?在讲这个仁之前,我们讲讲修身过后的人和没有修身之前的人,追求和价值观是不相同的。
如果没有修身之前的人会认为克、伐、怨、欲,是好的行为,是一种好的情绪,甚至很多人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自我标榜。我长得这么漂亮还不让说吗?那我本来就很可爱呀!我就是这么有才华呀!我的工作本来就比你好嘛!就是因为我争强好胜,所以我的生活才过得很好……
所以,如果没有修身之前,人们通常是喜欢这种情绪和状态的。那他就是不帮我带孩子呀!他本身就是不给我加工资,他就是不给我升职啊!作为朋友他就是没有给我帮忙啊,那他不帮忙难道还不让我说嘛……所以我们都会生这种怨恨,都会欲求不满,总想要贪得更多。
修身之后开始发生了变化,修身之后,我们懂得不要去怨恨他人。既然没有给我们带孩子,可能他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可能他不喜欢带。那孩子既然是我们自己的,理应我们自己来带啊!
那发生了一件事情,朋友没有给我帮忙,或许他有他的难处,或许曾经我没有给对方帮忙了,故而他不帮我,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为何处处要自我标榜,自我夸奖呢?当我们自我标榜,自我夸奖,无形当中就会伤害他人,并且让对方很反感。
比如说我们在家里做了家务,然后我们就自我标榜,说:你看我,多干净,我多能干。那这个时候别人的心里是不舒服的,甚至我们就没有功劳了,“自伐者无功”。
比如说我们自己可能长得比较漂亮,但是我们总是跟别人说:你看我长得多好看。这个时候别人内心就会产生反感。如果我们处处是争强好胜的,就一定会遭到别人的打压。
比如说你在一个企业当中,在一个团队当中处处想要争强好胜,压过别人一头,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心里不舒服,一定在找机会去压制我们。所以一个懂得修身的人,是谦逊的,是有礼的,是不会去伤害他人的。
那我们接着再来讲,修身之后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克制,也就是这里说的不行于外。当我们有了不好的情绪,我们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我们想要自我标榜,想要自我夸奖,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了。我不能这个样子,不能自我夸奖,那我就把这种行为克制下来,“不形于外”。
比如说我在生活当中想去抱怨,这个时候我就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让自己去抱怨。我想要贪婪得到更多,那我就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不是我的,不应得的,我是不要拿的。那第一重境界是克制自己的行为。
那我们到了第二重境界就要更深一步:克制自己的念头。比如说我这个怨恨生起了,我们就来告诉自己,这个念头都不要起,连想都不要想。
比如说我们总是想要自我夸奖,没等行为出来,甚至那个念头一起,我们就把它克制住,我们就把它灭掉,这个时候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行为就会变得约之以礼。这是约束自己的行为。
那我们再讲第三种境界,也是最根本的: 念头不生,我们连这样的想法都不会有。那如何才能做到呢?就要讲到这个“仁”字了,当我们以仁心去面对我们的生活,面对自己,面对他人,就不会生起这些情绪。
我们举个例子: 克,好胜。当你用仁心去思考,你就不会好胜;当你争强好胜,就一定会伤害到他人,如果我们知道不能伤害他人,要为他人着想,我们就不会争强好胜。
比如说: 伐,自伐、自我夸奖、自我标榜。如果你有仁心就会知道,不能自我标榜,因为当我们自我标榜,可能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就会让他人觉得自卑。
当我们在一个长相并不好看的人面前说,你看我长得多帅,你看我长得多漂亮,这个时候他就会生自卑;我们在一个没有智慧的面前,天天说自己有智慧,天天说自己口才好,这个时候对方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一个人如果是有仁心的,这些情绪状态根本就不生,不会起的。
怨恨和贪婪同样的,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怎么会怨恨?我怨朋友不帮忙,怎么会呢?他帮就帮,不帮自有其难处,我能为他着想,他有事情我去帮,但我并不奢求任何的回报,这叫仁。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他的学习并不好,那这时候我们就想了: 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那他学习不好不是很正常的?我怎么会怪他呢?我怎么会怨恨于他呢?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你对自己的爱人,如果是仁爱之心去看待他的。或许他赚得不多,那他能力有限,他的天赋有限,那我怎么能逼迫他去做得更多呢?他并没有那个能力,我逼迫他他也达不到。
所以,当有这个仁爱之心,这才是一个修身的人之根本。当有这个仁心,我们再去看待一切事物,心念就会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行为就会变得不同。
当你懂得这个仁作为内在的核心,我们再来看原宪问的这句话就很清晰了,说: 克、伐、怨、欲,不行于外,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夫子说:算是难能可贵吧!做到也很难,但是离仁实在还有一定的距离,算不得仁。因为它是通过克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念头,让他不形于外。
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和状态呢?就是因为内在没有这个仁心,没有这个仁德,所以才有了这些行为,离仁实在距离比较远。
那我们通过这两讲,知道了原宪的这一生所做的事情,看到了原宪所问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原宪其人,可以称之为狷者。君子有所不为,但是称不上一个仁者。
因为他固守着自己的德,固守着自己的善道,很多事情是不作为的,所以这里孔夫子说了,仁算不得,但是能做到这个样子,实在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