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的优秀校友活跃于重庆市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1级靳松同学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位。
靳松同学2001年进入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过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3年之后以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师从著名哲学家汪棠家老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从河大到复旦,从黄河南岸到长江南岸,来到新的学校新的环境,在吸收新思想、从事新研究的同时,靳松同学一直秉持“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河大校风,走到哪里,便把河大的精神带到哪里。
皇天不负有心人。靳松同学不仅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在取得博士学位后成功进入素有法学界“黄埔军校”的国内一流高等学府——西南政法大学,从河南的硕士生到复旦的博士生,从复旦的博士生到西政的优秀青年教师,靳松同学每一个华丽的转身背后都闪耀着河大人自强不息的拼搏和进取精神。
进入西南政法大学之后,靳松老师在学术研究、教务实践和教书育人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学术研究上,靳松老师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博士期间的相关课题,一方面注重学术创新,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先后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在同一批青年教师中最早被评为副教授,成为学院的学术骨干。
靳松老师不仅注重加强自己的学术研究,而且为教务实践上为学院的学术发展尽心尽力,受到学院上下同事的肯定和支持,先后担任学院古典学术中心主任、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等关键职务,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老师,归根到底,教书育人才是最重要的责任,这也是靳老师最为热爱的事业。靳松老师的教学风格是:以身作则、德教为先,博文约礼、经典为本。
一个引导别人读书的人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刻苦读书的人,靳松老师正是这样的一个本色“书生”。靳松老师在大学求学期间就有每天早上5点起床读书的学习习惯,从学生到老师,二十余年坚持不懈,这样的精神势必给自己的学生带来巨大的鼓舞,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靳松老师并不止于此,在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坚持早读的情况下,靳松老师不失时机的发起成立了“早读打卡群”,用网络将热心学习的同学聚集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甚至不分学校和地域,既有西政不同年级的早读群,也有全国性的高校学生早读群,他们有一个略显“霸气”的名字:全国高校新青年早读联盟,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也参与其中,毫无疑问,靳松老师几乎都是每天打卡最早的那个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线上早读打卡之外,靳松老师还特别注重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交流互动的方式除了教学任务份内的上课之外,靳松老师从一进入西政开始就组织读书会,通过阅读经典的方式引导学生、启迪学生、鼓励学生,读书会的人数从最初的一两个发展到现在的每次几十个,经典读书会不仅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而且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读书会组织了全国性质的经典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典爱好者,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如今的靳松老师,早已是桃李遍天下,尤其是跟随靳松老师参加经典读书会的学生,每年都有一部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欧美各大名校,进一步深造。
传统的中国读书人,从来都不是书斋里的空谈者。靳松老师从未忘记河大“明德 新民 止于至善”的校训,本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将传统国学经典的智慧从校内带到校外,先后组织创办允许社会人士参与和学习的“歌乐中西经典读书会”和“歌乐书院”,积极与民间的国学传承者、学习者和热爱者交流互动,身体力行,推动国学热潮的普及和深入。靳松老师的理念不仅仅是回溯传统,更为重要的是面向当下和未来,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革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术和精神支持。读书会和书院取名“歌乐”,一方面是对革命先烈精神的继承,一方面也是立足重庆、服务重庆。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实践,靳松老师教书育人的事业又将有新的进展,从面向重庆到面向全国,从一般的国学推广到专业的经学教育,承载这一使命的“长天学会”呼之欲出,我们拭目以待。
靳松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更是堂堂正正、大气从容的河大人,无论走到哪里,河大人的精神和面貌都是他身上与众不同的气质。靳松老师对河大人的身份是无比自豪的,对河大精神的传承是充分自觉的,一定担得起“最美河大人”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