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的练习,印象深刻的是加强侧伸展,不一样的版本。
加强侧伸展,可以收髋,可以拉伸腿后侧,可以伸展脊柱,今天的重点是在背。
从下犬进入,一腿前一腿后,维持骨盆稳定,延展脊柱,然后把锁骨向两边展开,肩胛收进后背,感觉手臂的肱骨收进关节窝,把手臂向上缩短,掌心相对,指尖慢慢离开地面。手没有支撑,整个躯干压力都在腿上,后方脚跟压稳,让重心更多向后,既维持身体平衡,又减轻前方腿的压力。
第一遍,我的两腿距离太小,前方腿的承重太大,Hold不住,只能提前退出。第一次练习时也是一样的感觉。第二遍,调整了距离,后方脚跟可以压下去,状态好很多。
后来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因为双脚的距离,与前脚和手之间的距离不匹配,没有手的支撑,躯干很重,重心都在前腿上,但手和后方脚又都在地上,加大了重量,而且还不平衡。距离放大以后,手与腿对称了,彼此可以抗衡,骨盆也会更稳定。
就像战一到战三,战一是后脚在地上,但是脚上前一步,上身也要向前倾斜,抬腿胸腔就要低,下肢与上肢始终是前后平衡的。(所以,在此之前,做了许多单腿平衡,战一战三的流动练习。)
也正是因此,手离地才会那么难,因为后方脚太容易虚掉。
再讲上身,手臂缩回来,肩胛向下沉,向内收,然后向前充分伸展胸腔,再把手臂向远伸直,努力高过头。重点来了,通过前面手臂肩胛的调整,让肩关节归位,再去抬手臂,在正位的基础上伸展腋窝和胸腔,然后让手臂努力高过头,启动上背部的力量,从后肋的位置向前推,去伸展腋窝,去把手臂抬高。Pankaj老师曾经说,想象你的手臂不是从肩膀长出来的,是从后肋长出来的,就是一个意思。因为这个角度,前屈状态下,受重力影响,而且一脚前一脚后,重心不均,抬起手臂好像千斤重。避免了斜方肌的代偿,避免耸肩,更是难上加难。
二
后面又做了许多屈伸肘的练习,四角跪,下犬,英雄跪手夹砖,海豚式,以及后来的孔雀起舞,都是同样的要求,手肘距离小于手掌距离,都是一个目的,练习肩带的稳定性。
孔雀起舞不难跳,对于肩太紧的人来说,会很难受,我却觉得因为屈肘,离地面更近,向上踢反倒比手倒立更容易。可是,我的两边肩膀也是不对称的,右肩有问题,右腿在上左腿支撑时,往上跳更容易稳定地上去,但是,换腿以后,右腿在下支撑再去跳,右肩不稳,手肘总会离开地面,跳不上去,还有摔倒的风险。
三
最后,做了椅子上的轮式。一般轮式,都是先抬髋,再起胸腔,今天先起胸腔,让后背离开椅子面,再抬髋臀部离开。这样做,不会改变体式的难度,但是会让人更累。甚至,有的人会觉得推不起来。上次在课堂上教过这个做法,有些平时地面能推起来的,那天都起不来。我当时,也有点纳闷,想着自己教错了进入方式,懊恼了很久。
今天再练一遍,我明白了——因为手肘内夹,保证肩关节的位置,肩伸能力要足够好,大臂外侧足够有力,才能伸直手臂;背肌有力,推向胸腔,充分伸展,才能让后背离开椅面。这个过程很累。对于很多手臂,肩膀,背部,以及胸腔,力量不足或者伸展不够,都很难起来。那么她们平时先起髋,后推手,起来的轮式,都是在腰椎有所代偿了的。
所以,我教的没错,只是她们能力肩背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但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
我的右肩的问题,现在越来越不明显了,以往这样的强度,右肩总会有点不适,但是今天没有,最近都没有。通过练习,我找到了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方法,也通过练习,让肌肉的能力更强,减少了代偿或受伤的机会,所以,也会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