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对人格的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复杂问题,目前还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只是,根据现有研究,我们对遗传的作用有以下看法:首先,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其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不同而异。最后,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对人格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
四、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两者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性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形成与发展。
五、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而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六、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会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作用。
七、自我调控因素
具有良好自我调控能力的人,能够客观分析自己,不会把遗传或生理方面的局限视为阻碍个人发展的因素,而会有效地利用个人资源,发挥个人长处,努力改善自己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