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认知觉醒》有感
标题——情绪专注: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看到书中说孩童时的我们会在做一件事情时全身心地去感受,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当前相关的事情上,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跑步就是跑步,玩就是玩,学习就是学习。
然而现在的我们总想抓住时间,一心好几用,吃饭的时候看剧看综艺,睡觉的时候还要听歌听冥想,阅读看书的时候回复“没啥用”的消息,跑步的时候还要回复消息,明明两个人面对面吃饭却各抱着手机,一边看手机一边给自己喂饭(有时甚至饭菜都没办法正确的放到自己嘴里),甚至边走路边玩手机,好几次都摔破了腿🦵这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所以总觉得自己啥事都没有做好,吃饭吃不好,睡觉睡不好,学习学不好,玩也玩不开心,整天抱着个手机刷刷刷。
想起初中的时候,家里很忙,我和弟弟去上学经常来不及,经常迟到,我们会一边吃早饭边跑去学校,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我们的胃不好吧!有几次要下雨的天气,我让弟弟带伞,在去学校的路上我让他边走路边收拾伞把伞整理好扣起来,当时我教育他说:“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还有我会边切“猪菜”(猪吃的)边想等下先吃饭还是先做作业还是先去喂猪,或者是想各种学校里的事情,也因此而好几次把自己的手指给切破了。
分心走神,不好好做好等下的事,是在逃避当下的事吗?有时候是,有时候只是因为真的想节省下时间。就好比现在经常说的“碎片化时间”应该被好好利用起来,坐地铁的时候可以背单词可以阅读可以听播课等等……
这两天我去上课在公交上,我刻意练习让自己不要看手机,不要回复消息,不要刷朋友圈,只是静静的听着耳机里的播客,看着窗外的风景,感受早高峰的公交是如何把我送到我想去的地方。
有用心去专注感受,才会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才会有收获。
越分心做事情,感受到的东西越浅,从而会越焦虑越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
最近我的生活失去了掌控感,我好像一直在做事,又好像什么都没做成!想要的东西太多,而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做很多事缺没有成功一件,也没用成就感,能力并没有提升。
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从不去专注做一件事,而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的态度去做事情,注意力被切割了。
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也很认同:“一个人专注力的高低可能预示他今后成就的大小”,所以想要有所作为必须学会专注。
小时候的我们善于投入,敏于接受,平和无忧,灵性十足。反观现在的你我,好像我们不再去耐心感受行动,分心代替了专注,身心开始分离,形如一具毫无灵魂的肉体。
缺少感受的行动,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缺少感受的人对凡事都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躯壳内装了一个混乱的灵魂,这个灵魂总是“做A想B”:刷牙的时候走神,走路的时候走神,洗澡的时候走神……无时无刻不在走神。
反思我待人接物,大多情况是心不在焉的,甚至视而不见,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高冷,很冷漠很无情,跟个机器人一样,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从23年的10月份开始我越发觉得我越来越消极,我和好友相处时总是心不在焉,不关心他人不温柔不包容不体谅他们,时常觉得不耐烦,对自己不耐烦,对家人不耐烦,对好友不耐烦,总觉得事事都不顺。
但是回想起去年认真写文章的时候,认真阅读的时候,那种专注是要达到心流状态了,想想真的是种很不错的体验,包括我在跑马拉松比赛的时候也是全身心投入,全神贯注不得不感慨原来我认真的样子也很美(哈哈哈哈自恋一下)。
所以接下来我要直面困难,不再逃避问题,身心合一的去感受当下做的事,专注于当下,享受当下。慢慢练习收回感受,让注意力回到当下,这样烦恼会变少,精力会更加旺盛,情绪会更加平和,思考就会更加深入……改变自己的底层行为模式,势在必行。
还记得那则老和尚的故事吗?
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饭即做饭。我会慢慢成为“老和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