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和过去不可改变,但自己和未来可以改变。——艾瑞克 伯恩。
一:沟通的基本
1.人类是一种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都重要,并且对自己最感兴趣的生物。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理解,这便是人人都喜欢“理解自己的人”的原因。
2.理解的意思:尊重,关注,同理心,信赖。
尊重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 弗洛姆指出“尊重意味着让他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不得试图改变或操纵学生,不设定任何条件,认可学生“真实的模样”才是尊重的最高境界。
4.教师的“独裁”只能换来有限的顺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从教师尊重学生开始。
关注:
1.关注学生的兴趣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眼中是多么粗俗乏味,教师首先还是应该试着去了解,去尝试,甚至去参与。
2.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同理心:
1.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2.以学生的心态去感受。阿德勒指出“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信赖:
1.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信任关系,而友谊则是一种信赖关系。
2.站在教师的角度信赖自己的学生。
3.对学生称呼的多样性:学生乐于被教师当作成年人来对待,他们的自尊心会因为这种特别的称呼而增强。
课堂上,称呼学生全名,以此营造正式而严肃的氛围。
二:课堂教学中沟通的方法:
利用拟声词、拟态词。(真心话扑通一下脱口而出了)、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家要写得像蜗牛爬行一样慢)、学会讲故事(用4F讲述过往经历-失败 缺点 沮丧懊恼 初体验;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传递唯一的重要信息(尝试将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控制在20个字以内:如整理物品就是整理心境)、用一人分饰两个角色的方式进行表达、把握好沟通节奏(尽量避免沉默是沟通的基本原则,但课堂上应留出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表述重要内容的前后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事先强调分三点(先传达核心信息,再详细论述)、视线呈“N”字形或“Z”字形移动,有意识地与每个人进行眼神交流、事先确定讲话内容的开始和结尾(按照结论——具体案例——结论的步骤讲话)、有效表达的三个基本条件(易懂 有用 有幽默感)
1.不应强硬说教,而是要以向学生讲述自己有趣失败经历的方式讲道理。可以用“你应该……不过呢,老师其实也曾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的讲述方式。
2.闲谈莫论人非。人们不会对“可能说自己坏话的人”敞开心扉。
三.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安抚(身体和心理),首先传递轻松的信息、向学生传达自己对群体、行为、物品的好感。(老师很喜欢你们这个班、我喜欢你到最后都不放弃就态度、这个笔袋好精致啊,我喜欢)、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牢牢记住学生的名字并且不出错地说出(对着学生照片加深记忆,第二天通过“名字➕一句话”的方式提及学生的名字)、在点名前后进行表扬(可以一边听讲一边点头的B同学,你可以试一试这个问题吗)、三明治法(表扬——建议——表扬的顺序给予学生指导)、学会保持愉悦、即使很忙也试着假装自己时间充裕(在课间休息时尽可能多地陪伴学生)
1.如果学生试图以不良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教师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安抚状态。尝试创造可以让受到表扬的机会,或者策划可以让他们发挥积极作用的活动,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获得安抚。
2.批评的标准(学生的言行已经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学生的言行已经引起其他人的效仿,并且对集体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定给予严厉的批评,必要时提高音量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
四、与同事沟通的方法
1.适合所有人且无关痛痒的话题开始交谈(食物 工作 新闻 出生地 服饰 共同点 宠物 健康 气候 爱好 血型)、
2.在不经意间透露自己的习惯
3.涉及不擅长的领域时可以“鹦鹉学舌”,一边聆听讲解一边思考拓展对话的新问题。运用5W1H提问法(原因 对象 地点 时间 人员 方法)。
4.强调对方的优点。充满期待地提出请求“只有你能够做到,其他人都不行。”
5.拓展对方所讲的问题,而不是说自己的事情。拓展对话:感叹——复述——共鸣——赞美——提问。
6.言简意赅地提出建议。在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时,采取自信而坚定的态度。
7.先概论后具体描述
8.先打招呼再讲其他,关注对方的变化。
9.转述某人说过的赞美之词。采用“学生说过……”的方式称赞其他老师。
10.相比获得新的建议,人们更希望向倾听者吐露心声。遇到咨询时要倾听“绝对不否定对方➕完整倾听”。
11.同事间称呼要互谦互敬,尽量不要让学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
五.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1.在家长会上披露自己。阐述自身的不足,披露自己的过程中表述一些与自身的外在状态存在极大反差的内容。(1分钟左右)
2.尝试提高音调。音调越高,传播的距离就越远,尽量保持用“发”嗯音调来讲话。
3.确定单独谈话的固定模式(问候——学生在学校的状态——提问(他以前一直都这么努力吗)——成绩——注意事项——另家长困惑的问题——感谢),再对内容加以延伸。先讲优点,最后再补充需要改进的事项。
4.把家长当作经常一起喝茶的朋友一样进行沟通。
5.善于发现家长所期待的、感兴趣的点。赞美长处并提出问题,以此获取信息。
6.通过恰到好处发附和确保单独谈话顺利推进。
7.用笔记为下一次谈话做准备,笔记就是最好的助手。
8.讲文字信息中的情感放大1.5倍。当我们用文字表达喜悦或道歉时,可以将情感放大1.5倍。
9.把握家长的节奏并与其保持一致。人们都很乐意和与自己有相同感受的人交谈。
10.毫不隐瞒地说出自己内在的弱点。每个人的思想状况都不一样,经历也各不相同,可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在得知他人的不幸后会沉溺于强烈的自我优越感之中。
如果我们能够坦诚地谈论自己的弱点,反而可以战胜羞耻感。
人人都有弱点,如果可以从这些所谓的弱点中走出来,勇于把它们变成与人交谈的话题,你便会与自己和解。
六.重新审视教师的自我状态
1.父性(严厉)有助于教师引领班级,对凝聚人心至关重要。
提升方法:如何变得更严厉(保持倔强:评判周围的事物,批评学生的不当行为,确定一个“即使到最后也不让步”的底线,坚守原则和规范。你应该……你必须……你不能……你要正确地对待……)
2.母性(温柔)有助于我们与他人沟通、了解对方,在构建学生同事及家长的和谐关系时不可或缺。
3.成人性(睿智)冷静沉着,富有理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事物。
提升方法:成为最新型计算机(做记录,不被情感所左右 把握客观事实,查询规则和模式,换位思考。有什么问题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请你解释得更详细一点)
4.自由儿童性(活泼)直率地表达自身情绪和欲望的特点,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意。
提升方法:收集一些有趣的素材并应用到师生互动当中。
5.顺从的儿童性(乖巧、顺从)听话的孩子。
6.明朗型教师所带领的班级容易充满欢乐但秩序混乱。
7.提升当下所处的最低点的自我状态或者提升自己希望能够达到更好水准的某个自我状态。
8.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出拥有自主思考能力、能够关心他人的学生,就需要适当减弱父性而增强成人性和母性。
七.班级管理中沟通的方法
1.自我状态的调动作用会对班级产生影响。
2.思考学生的哪种自我状态适合当下的情景;思考教师呈现出哪种自我状态可以调动出学生的最理想状态;调动学生的自我状态。
在阅览室之类的环境中,教师最好表现出较强的父性,以此调动出学生的顺从的儿童性,让学生能够遵守纪律。
在提问后希望学生可以呈现出更多的成人性,可以表现得像计算机一样富有逻辑性,让自己的成人性更加突出,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成人性。
3.谨防过度谦卑。职位只不过是职位罢了,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的等级关系。无论如何,人与人都是平等的。
第八章.化解沟通危机的方法
1.首先要避免进入“战斗”。当遇到沟通危机时,最理想的解决方式是在不产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下化解矛盾。争吵绝对算不上是聪明的解决方式,因为他会带来副作用。
与人争吵就像是从一堆玻璃碎片中捡起碎片扔向对方一样,对方也许会受伤,但一直在受伤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2.掌握主导权,绝不动摇。当学生不听从教导时,用“反向激励法。”
如针对学生能够解答的简单问题,先表达否定观点,学生争辩时,再表现出惊讶。
如摄影师为学生拍照没有表示感谢,教师自言自语般喃喃地说: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都要表示感谢才对呢。
于细微之处的积累逐渐为教师赢得师生关系中的主导权。
3.出现消极沟通时,尽早结束对话。教师做出让对方意想不到的反应,不要给予他们满足感,不要和他们同场“竞技”。
4.当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时,带领学生做一些平复情绪的活动。如读书给学生听,让学生慢慢地深呼吸。
5.当学生羡慕教师时,附和逻辑的说服学生。
6.对于令自己感到不快的问题,你可以反问对方。
7.当遇到有人发表不合理言论时,试图找出对方言论中的矛盾之处,以此来强调对方言论的不合理性。重点关注对方的言论是否条理分明、合乎逻辑。
8.当自己的建议不被认可时,提供客观证据,获得对方认可。
9.发生纠纷后,单独跟进解决。
九.如何应对意见
1.先通过缓冲语来表示接纳。
2.应对家长意见的五个步骤:道歉——确认事实及诉求——提出解决方案——说明背景及依据——列举以往的案例。
3.当家长不停抱怨时,尽量原原本本地复述家长所讲的话,总结对方的观点,掌握沟通的主导权,引导谈话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4.当家长提出难以满足的诉求时,思考并提出替代方案。
5.当家长提出复杂意见时,详细记录,报告客观的事实。
6.当家长过度焦虑时,分析过去的事例,将判断告知家长。
十.沟通不畅事的应对方法。
1.自我疗愈(经济危机的影响,即便我们努力地工作,工资也不会上涨。)
2.自己和自己和解,不被人喜欢是自由生活的证明。
一旦我们开始在意他人的目光,便会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无法完全了解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以及他们在想些什么。我们只要被拥有理性和道德、真正关心我们的人认可就足够了,让我们内心舒畅地生活吧。
3.进行“课题分离”。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的,同样,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的。
面对问题,先问自己:这是谁的课题。是自己的,就积极解决,他人的课题,不要介入,也要避免他人介入我们的课题。
4.把自己的标准线调整到60分就好。
5.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如果能给某地的某人带去微笑就很好了,慢慢地行动起来。
6.写在纸上。如果你现在就有烦恼,可以试着将问题所包含的方方面面都写在一张纸上。你也许会发现,令自己烦恼的原因出乎意料的少。自己明明一直在焦虑,但引发我们焦虑的因素并不多。再将纸作为自己的沟通对象,讨论如何应对问题。分别扮演咨询的一方以及给出建议的一方,写下他们之间的对话。
7.透过俯视缓和情绪。快要发火时,尝试脱离自身,从上方客观地审视自己,为什么会生气。
8.试着把对方想像成老爷爷或小朋友。
9.不要将“偶然”的失败,看作“永远”的失败。一次失败并不能否定一切,试着去发现积极的因素。
10.采用倒计时思维,坚持住。尽到教师应尽的职责就好,不做过多的教导。
11.用“空椅子技术”展开自我心理咨询。
12.把镜子中的自己想像成另一个自己。
13.专注于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情。使你愤怒、悲伤、焦虑的事情通常都来源于过去或未来,让意识穿梭于过去或未来会使我们心烦意乱。
被负面情绪所左右是你没有活在当下的证据。将自己的意识集中于现在的事情上可以控制负面情绪。我们要思考的并非过去或未来,而是现在。
我们的心灵与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沟通中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也是在所难念的。正因为如此,掌握沟通方法才显得尤为重要。
我衷心地希望你原本就拥有的魅力能够被更多人发觉,从心底里祝福你工作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