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爱敏老师那里回来,我能量满满,也下定决心要开始带领我的小团队真正开始行走了。
我很幸运,身边有很多给我赋能的小伙伴,他们时常跟我提起,希望我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可是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实条件让我无法自信,既师出无名,又无实际本领。我没有官方冠名的工作室,自己虽然想行走,但是总担心自己挑头的做不好会成为笑话;最重要的是我不晓得自己擅长什么,也没有实际的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我该如何引领大家前行,我的心里没有谱。
所以在2022年11月6日我建立了“莎莎英语交流会”之后,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前行。我们几个偶尔会在群里聊一聊工作,但是具体的行走为0。
昨天从爱敏老师那里返程之后,路上我一直在想:是时候开始行动了。虽然我现在依然没有能力独立地带领大家,不能像梁树丽老师那样在大家分享之后给与大家点评,但是我可以把好资源及时分享,在大家听书、听讲座后的简书更新里,我可以给与点赞和评论。这样的陪伴我是可以做到的。
不要等一切准备好了才开始,只要出发,总会遇到自己的庆典。回来之后,我就和金慧沟通,她大力支持。然后我就在我的大群里发布了想开始行走的发心,大家陆续开始接龙,想要加入。真的很感谢有这么多人和我相伴前行。
我也把我的想法和梁树丽老师报备,希望获得她的支持。我这个小读书会需要依托张爱敏工作室和老梁读书会才能够更好的前行。梁老师比较赞同我的想法,我提出来给我们的小读书会一个福利,大家简书日更100天了,可以加入老梁读书会;日更200天,可以加入张爱敏工作室。梁老师也给我了一些建议,助力我更好地前行。
做好了前期工作,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重头戏——晚上六点的分享。分享主要有三个方面:介绍自己、what-读写带给我的变化、how-未来我们如何行走这三个方面。
天南海北的大家有缘聚在一起,一定要彼此先认识一下。我按照腾讯会议上呈现的顺序一个个@了大家。祝枫老师是我们在前段时间的省乡村优质课比赛中认识的,小小的年纪,大大的成就;苏金慧老师是我原来在获嘉的战友,我都记不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了,听她细数我们的相遇、相知,满满的感动;孙辰卓是我们刚刚认识,同频的我们居然有7个共同群聊;左佳丽老师和王静花是我带的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教师面试学员,很幸运有这样的链接机会,佳丽还是导游,带团杠杠的;静花的个人素养超级棒;李艳丽老师是今年在培训时认识的,她中途转入英语教学,但是对英语的热爱和投入真的让我钦佩;侯长云老师也是在培训时相识,她总是默默地鼓励着我,支持着我;董玉婷是多次出现在我的简书里的好友,2016年考辉县特岗时相识,志同道合又距离相近的我们有更多的链接机会,她说很开心我能够迈出这一步,那激动的话语让我无比动容,感恩,感谢;秦贵领老师是和我一年考的获嘉特岗,她总说要感谢我的帮助,但其实她和金慧也一直在为我赋能。
感恩,感谢身边有你,有你们。
读写带给我的变化真的很大,从2022年开始有意识的想要写简书,到付诸行动却时常断更,并在中间无数次地否定自己,到现在可以主动地激发简书日更内驱力,我能看到自己质的变化。
这中间我也经历着自我的救赎,从想干到开始干比较容易,但是自己更新的质量低和时常断更是自己接受不了的,尤其是身边有梁树丽老师和杨诗云老师这样优秀的人,我更是看不到自己的点点优势。我曾经无数次地质疑自己:比自己优秀千百倍的梁老师和杨老师都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去断更?尤其是在李朋云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时,他们很轻易地高质量完成,我却忙活半天不出一点效果的时候,那种冲击感真的太强烈了。
后来,我就不断地给自己强化,梁树丽老师坚持读写10年,有了无限的积累才做到了现在的游刃有余,我没有付出,又怎能会有产出呢?杨诗云老师是在新乡市二十二中,9年前,她就带着团队去获嘉分享,去给我指导,这肯定是没法比的。在这样的宽慰下,我也慢慢的不去焦虑,开始着眼于自己的行走。
同时,针对自己的拖延症,我也向梁老师求援,希望让我日更100天后加入她的老梁读书会,有目标才能更有动力。
跟着跟着,更着更着,我慢慢有了积累。从2022年4月,写了1500字的“专业文章”被李朋云名师工作室采用了一句话,到2022年7月的整篇发表再到2023年1月承担共读任务的专业分享,到2023年12月,我的简书日更被李朋云老师看见并转发。这一路走来,我有太多的收获,太多的成长。
但我明白,这一切都是读写带给我的福利。这一年我的写作数量是以前多少年的合集,读书还是不够多,以听讲座为主。2024年,我要紧跟张爱敏工作室和老梁读书会,还有新网师英语读书社群一起读书,先慢慢积累读的量,至于透不透,再慢慢消化。
2023年,“莎莎读书会”将是我的一个新起点,我会努力做好读写,给大家带一个好头儿。我也要做到日更365天,明年和梁树丽老师和杨诗云老师再一起去爱敏老师那里领奖牌。明年一定有我的奖牌。
2024,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