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习了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小节,在这一节中 ,诗人对天体构造、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提出了疑问,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本源的追问,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接着,诗人对鲧治水失败的遭遇、禹治水的成功以及其他神话元素提出了疑惑,这些内容与古代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展现了古人对治水神话的深刻反思与探讨。
在这一节的末尾,诗人继续对古时的神话传说和一些自然现象提出了疑问,这些问题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想象力,同时也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空间。
《天问》这一节不仅展现了屈原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探索精神,还通过治水神话等元素的融入,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部分的第三小节。
第三节从“焉有石林”到“乌焉解羽”,这节多为二句一问,都是当时民间传说中的怪事。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哪里会有石林奇观?何种野兽能够言语?哪里有虬龙(一种蟠曲的龙),背负着熊悠然遨游?
雄壮的九头蛇,它瞬间又出现在哪里?什么地方是不死的仙境?长人(巨人)在那里守护着什么?
蔓生的浮萍覆盖了四通八达的道路,枲(大麻)花在哪里安然生长?灵蛇能够吞下大象,它究竟有多么庞大?
黑水发源于哪里,它的尽头又在何方?三危山究竟坐落在什么地方?追求长生不老,寿命的极限又在哪里?
鲮鱼生活在何处?鬿堆(一种神话中的怪物)栖息在哪里?后羿在哪里射下了太阳?太阳鸟为何会脱落它的羽毛?
在这一节中,诗人通过一系列关于自然奇观、神话生物和古代传说的提问,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神话传说的好奇与探索,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长生不老、仙境奇观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与奇幻色彩。
在第一大部分中,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审视天地万物,从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到山川河流的起源形态,再到植物的生长繁衍,无不成为他思考与发问的对象。
他的问题深刻而尖锐,表达了对宇宙结构的好奇,对地球空间尺度的疑问。这些问题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渴望,也预示着后世科学探索的方向。
更为引人入胜的是,屈原在探索自然现象的同时,巧妙地穿插了许多神话与历史传说,这些神话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深厚的人文内涵。
通过这些联想,诗人不仅是在询问自然界的奥秘,更是在探寻人类文明的起源、英雄的伟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他对宇宙、历史、文化的全面关怀。
《天问》的第一大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也是人类探索自然、思考存在意义的宝贵遗产 。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