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往往不能够很清楚的说出自己怎么了,而是用行为与身体来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去探寻蛛丝马迹。
我们尝试通过提问以及观察面部表情去区分不良行为和压力行为。还有一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孩子是否处在压力过大的状态:
例如孩子很难入睡或者不肯起床;容易发脾气;即使很小的事情也容易焦虑、心烦、很难平静;情绪上有些反复无常,不能集中注意力、退缩、攻击等等。这些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行为问题或态度问题,等待我们重新界定。
自我调节理论把压力源划分为五个领域:生物域、情绪域、认知域、社会域和亲社会域。
这五个领域是独立的系统,但同时又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动态系统,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其他系统的连锁反应,进而五大领域的压力互相影响,进入压力逐步增加的循环状态。
例如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个对声音或环境敏感的孩子,在嘈杂的下课时间他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即生物域的压力传导到了情绪域。
烦躁的孩子通常攻击性也开始增强,与同学的冲突概率增加,这就增加了人际上的压力,之后他可能被批评、惩罚、叫家长。
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可能影响到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影响孩子在集体中被其他同学接纳的程度,分别波及到了认知域和社会域。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排挤,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情绪域,或者就开始退缩,回避与他人的交往,这是亲社会域的领域。这样的连锁反应和循环作用常常加大了寻找压力源的困难。
实际上,我们也很难马上就发现孩子当时的压力是什么,通常我们是先去假设可能的原因,然后去检验,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