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才是守护能量最温柔的铠甲

    曾听朋友说过一件小事:她为了融入公司的“下午茶圈子”,每天硬凑时间和同事聊自己不感兴趣的明星八卦,周末还跟着去逛不喜欢的商场,一个月下来,不仅没觉得拉近了关系,反而总觉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连原本喜欢的画画都提不起劲。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在不自觉地“迁就”——迁就他人的期待,模仿别人的生活,把自己塞进不适合的“模板”里。以为这样能换来认可,却忘了每一次违背本心的妥协,都是在悄悄消耗自己的能量。就像一株喜阴的植物,硬要挪到烈日下,再努力也只会慢慢枯萎。

    而做自己,从不是任性的“我行我素”,而是高情商地与自己和解。它是知道自己喜欢安静,就不必勉强参加喧闹的聚会;是清楚自己擅长细腻的文字,就不用羡慕别人在镜头前的侃侃而谈;是哪怕别人说“你这样太内向”,也能笑着坚持“安静也能把事做好”。这种“不拧巴”的状态,会让我们把精力放在真正在意的事上,就像水流回了河道,自然会变得从容有力。

    想起作家汪曾祺,有人说他的文字“不够深刻”,他却依旧写着家乡的鸭蛋、院子里的草木,把平凡日子里的烟火气写得活色生香。他不追赶文学潮流,不刻意迎合评判,反而用这份“做自己”的松弛,让文字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也让自己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与其在别人的世界里做配角,不如在自己的节奏里当主角。不必为了合群而模糊自己的棱角,不必为了讨好而隐藏自己的喜好。当你坦然接纳自己的样子,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些消耗你的内耗会慢慢消散,你想要的从容、自信与力量,都会在“做自己”的过程里,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毕竟,最稳定的能量来源,从来不是外界的认可,而是内心对自己的接纳与肯定。做自己,就是对自己能量最好的守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