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188天。网络中级五期。2017.11.23
今晚的初级网课,刘老师讲咨询基本功之平等。再次聆听,又有一次的收获。回想初听时的跃跃欲试,及后来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取得的效果。今天说说感悟吧。
当孩子出现状况时,想和孩子聊天时,想知道原因时,平等的态度是不可或缺的。平等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关系在了,有效的沟通才有可能达成,想要的目的或结果才能实现,否则没有平等的,而是以上位者或“过来人”的姿态,又或者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来说教、帮助、训斥,甚至变相强迫的态度与孩子沟通都是行不通的,孩子要么表面上顺从,默默地听着,但心里面是抗拒的、不接受的、不认同的,所以当家长自顾自地唠叨一大堆,可能孩子一句话都没入心入脑,最终家长磨破嘴皮,也只是家长一厢情愿。有时候,这样看似非常顺理成章的处理问题或状况的法子,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反作用。如孩子成绩下滑,家长一通训斥,然后告诉孩子要如何用功、抓紧时间学习,而下次考试,孩子的成绩可能下滑的更厉害。原因在于,盲目的训斥,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被理解而产生抵触心里,如果此时学习压力加大,还有可能产生自暴自弃举动。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一般都会事先调整好心绪,然后尽量平等地和她交流,慢慢地引导她说出近期表现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有时候孩子知道了不足,也明晰了目标,但有可能目标与实际现状有差距,或目标太高,不易实现,这就需要家长积极的关注,适时的鼓励孩子加以调整,主动为孩子减压减负。这样的沟通效果,往往是双方满意。有时候,因事发突然,也会以“过来人”的经验说教、指导一番,这种情况下,孩子几乎一言不发,只是“嗯哼”地机械回应,其效果可想而知。有事也在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其实验证很简单,换位思考一下,这两种态度用在自己身上,那一种更容易被自己接受,自己愿意同那种方式人的交流。以己度人,那么同孩子交流沟通,就知道采用那种方式更有效,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功,在实际运用时,却常常做不到位,尤其是对孩子,我们习惯了自动化思维和处理问题固有模式,所以,要学会用好这些基本功,就需要不断地反复地有意识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