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和表达素养
在新课改核心素养目标导向背景中,提升学生阅读和表达素养成为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使命。阅读与表达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下四种策略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挖掘学生潜力,助力其在阅读与表达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一、巧设思辨问题,点燃思维火花
阅读并非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设置思辨性问题,恰似在这场盛宴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核,挖掘其深层含义。
例如,在教授《背影》时,教师可提问:“文中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仅仅是表现父子亲情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否还蕴含着传统家庭责任与担当的意味?”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结合文本细节与当时的社会情境,深入思考人物行为背后的多重意义。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从家庭伦理角度出发,认为这是父爱的典型体现;有的则联系时代背景,指出这也是旧时代家庭顶梁柱形象的一种映射。
通过这种思辨性阅读,学生们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不再局限于表面文字,而是能够深入剖析文本,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避免了“浅阅读”的陷阱,让阅读真正成为思想与语言深度交融的过程。
二、读写有机结合,创意表达起航
阅读与写作本就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将二者紧密结合,能够为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开辟广阔天地。教师可以巧妙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比如,在读完《骆驼祥子》后,教师组织学生撰写书评。一位学生在书评中写道:“祥子的命运如同一叶在暴风雨中飘摇的扁舟,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弱点共同将他推向了堕落的深渊。老舍先生用犀利的笔触描绘了那个吃人的时代,也让我们深刻反思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这篇书评不仅展现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还体现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悟。
此外,针对一些故事性文本中的经典留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结尾。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续写小弗郎士在课后的经历与成长。
有的学生从爱国情怀的延续角度出发,描绘小弗郎士如何在日后积极传播法语文化;有的则从个人成长的视角,讲述他在经历了这一特殊事件后,性格变得坚毅勇敢,努力学习为家乡复兴贡献力量。
这种学创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
三、借助信息技术,开启个性阅读之旅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阅读方案。
例如,利用在线阅读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阅读水平等因素,为他们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喜欢科幻题材的学生,平台会推送《三体》《海底两万里》等经典科幻作品;对于文学素养较高的学生,则推荐《百年孤独》《呐喊》等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书籍。
同时,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教师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阅读偏好、阅读难点以及阅读进度的变化。若发现某个学生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理解困难,教师便可提供针对性的注释、解读资料或组织小组讨论,帮助其攻克难关。
此外,网络平台上的在线讨论和分享功能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们能够围绕阅读内容展开深度交流。
在阅读《红楼梦》时,不同地区的学生在网络讨论区分享自己对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的理解,有的学生从封建礼教的束缚角度分析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有的则从家族兴衰的层面探讨王熙凤的性格与行为,这种思维碰撞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四、开展项目式学习,促进阅读实践融合
项目式学习以其独特的魅力,将阅读从书本拓展到实际生活。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可设计一系列与阅读材料紧密相关的项目任务。
以《西游记》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分别扮演唐僧师徒四人及各路妖魔鬼怪,在表演过程中,他们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有的学生在扮演孙悟空时,通过对原著的反复研读,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叛逆不羁表现得淋漓尽致;扮演唐僧的学生则深刻体会到唐僧的慈悲善良与坚守信仰的不易。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情景模拟任务,如模拟“三打白骨精”的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思考如何在复杂的情境中辨别真伪、坚守正义。
同时,文化调研也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内容。针对《西游记》所蕴含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民间传说元素,学生们分组进行调研,整理出相关文化资料,并在班级中分享展示。
通过这些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阅读中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情境,不仅提升了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协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全方位提升了综合素养。
而项目成果的展示与评价环节,如学生们的角色扮演视频展示、文化调研报告的分享等,让学生们收获了成就感与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阅读与实践探索的热情,推动其在深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综上所述,这四种提升学生阅读和表达素养的策略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协同作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学生特点与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富有深度的阅读与表达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语言的世界里绽放光彩,逐步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表达能力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