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郭建珍老师的第四讲《社会情感及问题儿童的教育》,教育学经典解读的课程也结束了。
我不知道这个课程的结束意味着什么,因为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且之后,我仍旧会继续看书,继续打卡,继续简书日更,这八次课程和四次作业,已经让我习惯了新网师的学习节奏,每天无论多么繁忙,都忘不了读书和打卡,这俨然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我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我的打卡会偶尔被选中,我的名字以打卡第四在洪明清老师的截图中出现,但他那句“学榜样,不高分,也无憾”似乎很符合我当下的心境。
总以为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为了完成作业,不仅读了《儿童的人格教育》,还读了《自卑与超越》,但听了洪明清和王胜男老师的经验分享,才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精益求精。尤甚是那些优秀作业的格式都参考了论文的标准格式,洪明清老师还从知网下载了大量文章,确定了理论框架;还有老师以《窗边的小豆豆》为例来写作,让我受益匪浅;本以为我的三千多字已经不少了,谁知道还有写一万两千字的?新网师果然是藏龙卧虎,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这次的78分给了我很大的冲击,让我看到了果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也许只做到了量的积累,却没有对自己质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老师不停的修改作业,我的作业只写了两次,还有很大的雕琢空间!用郑建业老师的话,“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阅读的力量”,带着这些许的遗憾,我会更好的出发。
回顾自己这三个月的学习历程,可谓精神食粮极度丰富:在新网师选择了积极心理学和教育学经典解读两个课程,每周都有学习任务和作业,每天三个群打卡;又参加了教育行走一起书写吧的每天打卡任务和简书日更;同时,还在中国大学慕课上选了东北师范大学盖笑松的《积极心理学》,温州大学的《家庭教育》等课程;在壹心理的咨询师之家报了几乎每天都有的网络督导课程;河南省教研室和新乡市教研室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地区的基层人培训课程;每天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学习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无论课多么多,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只要每天的简书日更和各种打卡在12点之前完成,便是对这一天最好的总结!也是这一天最有意义的时刻!
而且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会收获每次课程的思维导图,会收获11次高水平的作业,会收获很多有深度的书目,马增信老师讲座中提到的《存在与时间》《准备》《静悄悄的革命》《麦田里的守望者》《肖申克的救赎》《童年的消逝》《哲学的邀请》《现代人的智慧》等,郭建珍老师提到的丁昌桂的《名教师是写出来的》、武志红的《巨婴国》、温尼科特的《家是我们开始的地方》、马丁纳的《改变,从心开始》、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钟启泉的《课堂转型》、余文森的《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爱弥儿》、《思维与语言》、《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给教师的建议》、绘本《敌人派》《失落的一角》、《教养的迷思》、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学习的格局》等,会收获卓越学员的经验分享,翟小洁的《在合适的季节收获合适的果子》、王京芹的《边读边悟快乐前进》、焦娟的《人生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郑建业的《营造学习文化,提升学习品质》、王媛的《向课堂开一朵自己的花》、董菊辉的《纲举目张重心稳,踏准节奏思路清》、朱小会的《在作业和打卡中朝向优秀》、王昌侠的《在网师学习中蜕变成长》、孙春云、智绪丽、赵杰的《学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高兴娟的《犟龟之旅》、王胜男的《在完成作业中促进成长》、洪明清的《经历穿越,实现生命拔节》、马增信老师的《新征程再出发》等等。
这些都是我宝贵的资源,我会慢慢消化,让自己在学习的路上,经历穿越,实现生命的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