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促使我愿意选择复训非暴力沟通线下工作坊,毕竟已经学过一次,听书也不下于十遍,纸质书读了好几遍,感觉上好像已经都懂了,但实际上心里对非暴力还是有很多期待的。
我想这可能是源自于疫情时我和晓云的一段对话,晓云的云淡风轻,我的失眠,带给我很多思考!
回忆起2019年12月上完非暴力沟通之后的一年多时间,觉察自己在生活中与他人互动时的一点一滴的成长,不知道这种改变是来自于哪里,因为成长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我相信雁过留痕,每一次学习,每一本书,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积累,自己今天的改变和成长,也就是这样一点点堆砌起来的,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温和且有力量,最重要是接纳,全然的接纳!
梳理一下今天的收获吧(其实也是硬笔记)
首先我们梳理了【疏离生命的语言】
1、道德评判
2、作比较
3、命令 要求 必须 应该(没有选择)
4、奖励 惩罚作为动力
5、推卸责任
每当我们听到这些语言的时候,我们就会启动本能的反应:打 逃 或者是僵住 (这时候爬行动物脑在工作)
【这里有一个点特别启发我,就是要滋养我们的前额叶】
这让我想到这几天看的书里的概念,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前额叶正在发展,如果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就可能会抑制前额叶的发展和生长,一旦前额叶发展受限,孩子的情绪管理及理性思考能力等就会受限,所以给予孩子适度的压力就好,如今的初中生学校 班级 老师 同伴给的压力已经够够的了,做为家长如果能够给到孩子更多的理解和看见,孩子才有力量调动自己的前额叶理性思考,也才有力量去面对复杂繁忙的学习任务。
【这里要重点讲的是我自己的一个收获】
如果我们用奖励及有条件的方式和孩子互动,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因为要讨好我们而去做一些他本身并不感兴趣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意义,从而发展不了内驱力,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内驱力,那可能永远都要靠他律,想想看一个成年人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会是怎样的体会。我想到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生很可能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寻找意义的过程就是意义所在!
为什么我们人类会发展出暴力语言?
原始人类主要考狩猎采集生存,那时候大家都是平等的,后来有了分工,有了阶层,老师用了金字塔的形式来呈现利于我们理解,有了阶层,阶层为了拥有或占领更多的资源,所以就发起了战争,有了战争就有掌控和使用权利等,有些人就高高在上,而大多数人都在底层,这样的沟通是不平等的,是命令 指示 要求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暴力语言。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有机会认识到暴力语言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影响我们和他人的关系,甚至影响我们的健康,能够走进非暴力沟通的伙伴,真的是很幸福。
【我们做了蹲下-站立的练习】
这个练习让我体会到,当我蹲下看着高高在上的伙伴是,我的感受是无力的、想反抗的、不想沟通、甚至不想看对方的眼睛,我们之间的连接是完全断掉的。
可是当我站立起来,用手指着对方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良好,我感觉对方是弱小的,无助的,同样的我感觉到我们之间是没有任何连接的。
这样的互动,是一种双输的局面!!!
接着我们看了一段视频,其实是一个摄像头的广告!
视频中的乞丐,其实是为了看护一家店,但是老板不知道,每天都会赶走这个乞丐,直到有天夜里,乞丐为了赶走打算盗窃的贼而被杀害的事实呈现在视频里的时候,老板泣不成声...
视频最后出现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未看见真相!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始终带着滤镜,这个滤镜和我们的心智模式、经历、观点、看法等相关,我们的视角是不完全的(就像盲人摸象)所以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卢森堡博士说:纯粹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我们做了观察--倾听的练习(倾听时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
当我们在倾听时,不自觉的想要给他人评判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把“评判悬置在一边” 先把评判放一放
这里有两个点的收获:
1、心斋 (佛教说的斋 就是节食) 这里说的心斋 就是“正念” 这部分我还没有太理解!
2、我体会到相互练习倾听的时候,伙伴倾听我的时候没有点头,我会感觉到非语言信息的支持还可以多一些,当我开始说的时候,我发现由于自己专注的倾听对方,也忘了非语言信息的传递,我其实是在用力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选择放松的倾听,听多少就是多少,不用担心自己复述的不全面,可是实际的体验是,我们选择放松的倾听时,反而可以更好的听到对方,并且给予很好的复述,这部分让我思考到,孩子的学习,我们的婚姻,越是用力越是离我们想要的更远,当我们可以放轻松的时候,感觉会更好,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可能当我们感觉好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调动我们的前额叶理性的思考决策行动? 海马体才能更好的记忆和学习?
这部分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发现!
【书写练习的时候】
我get到的是关于“需求” 和 “策略”的区别
需求是一样的时候,满足需求的策略可能不同,策略可以有很多种,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来满足需求,如果执着的认为满足需求的策略只有一种,别无他选,可能就是所谓的“执念” 这种执念也会带来痛苦 。
【下午的同理练习】
同理更多的是要在心的层面,而不是大脑的层面。
一位伙伴贡献了当下生活中的烦恼,我们分别用了惯常的反应模式:比惨 给建议 分析 询问 等等 ,感觉自己就是专家,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之后我们尝试着给到伙伴一些感受和需求的卡片,最后我们进行了小组练习。
这部分我们用了很长时间,也非常的专注和安静的体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伙伴身上 。
我最大到两点感受就是:
1、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对方一模一样的经历(或者我们的经历已经过去很久)那么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小组练习时,我觉察到当伙伴给我感受需求卡片的时候,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时,我在专注认真仔细的感受自己。
但是当我在给到伙伴卡片后,伙伴在努力认真专注的在体会自己感受的时候,我会觉察到其实我给到的感受需求卡片往往不一定是伙伴需要的,最后找到自己需求的还是她自己,一点点的去寻找发现自己的需求的过程,也只能是她自己。我们也许可以体会到伙伴感受需求的一部分,但是很难去感受对方内在的感受和需求,因为我不是她,我也没有经历过和她一样的经历,所以不可能有一样的思考!
2、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在小组练习的过程中,我似乎彻底的理解到这句话的含义,伙伴分享的案例说:出租车司机态度不好,伙伴发了脾气。之后感觉后悔,又找了机会多给了司机5元,其实这个动作本质上也是为了自己好受些。
可是没有想到司机又多要了1元。这个动作让伙伴很是懊恼! 其实司机的态度不好,这件事情已经过去,真正困扰伙伴的已经不是司机,而是自己内心的对话,想象我们的心里住着另一个自己,当我们做出了一些让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另一个自己就会跳出来指责评判我们,然后真实的我们就开始纠结,担心等等,为什么会有另一个自己呢?我自己的想法是:是不是因为其实我们是爱自己的,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都会更高,我们心里是希望自己优秀完美,所以另一个自己就会在我们做的不够好的时候,跳出来用指责评判的方式提醒我们(我们是不是爱自己的方式是不恰当的?)
所以,首先我们是爱自己的,只是我们用了不恰当的策略来爱自己?
小组练习的老师分享说: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对当下满足我们的需求的这个“策略” 表示感激(我很有收获)
比如:伙伴喜欢买东西 看手机这种方式来获取自己“自由”的需求。策略也许不是最恰当的,但是当下这一刻这个“策略”的确是满足了自己“自由”的需求,我们探索到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策略”来满足需求时,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剩下的就是行动了!
我在意他人的看法,其实是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是我的需求,“他人的看法”是自我价值体现的策略,这个策略在满足我的需求时,有副作用,所以我需要做的是,调整策略,需求还是不变的!
艾玛,我都被自己说晕了!
就到这里吧,吾日三省吾身,更好的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