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83》
今天是己亥年戊辰月庚寅日,三月二十,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上一节总结了船山关于慎独的论述要点,收获颇丰。慎独作为思想和方法,深入心中,行动起来运用于日常,期望能长期保持坚持不懈。
这一节学习关于慎独对象的辨析。慎独对象只能是自己,绝对不可用于他人。
船山说,如果说"显"、"见"是针对他人而言,首先就载不上这两个字前面的"莫"字。"莫见乎隠,莫显乎微"。莫是莫如的意思。最,且最中之最:最到非你莫属,最到定制唯一,最到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也就是说,乃是切己的、贴肉的。这,能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吗!所以,不是针对他人而言。
船山说,就算是鉴人高手,也只会根据人的志向判断,目测和心理学,只能是辅助。
我们经历这一生,不知道的远远多过所能知道的,这是基础判断。苏格拉底说:"我知我不知",孔子说:"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承认基础判断,就会走向妄人之路,这是明智的人都会去避免干的事。
船山说,就算评判小人,也是因为"小人闲居为不善",直到"无所不至",君子才会解见其肝肺。
绝不可逆测他人。
虽然排除了他人作为慎独的对象,又为什么针对自己是适用的且可行的呢?难道不会反省过度吗?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中庸〉》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