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细课堂,助力孩子成长
晚上,参加了大夏书系的读书分享会。四位嘉宾都是一线的卓越教师,他们的的分享紧扣阅读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堂设计来完成,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管理,使他们的课堂都及温度有效率。尤其徐媛老师的分享,简直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学生借助课堂的精彩悟得生命的精彩。唯有活的精彩,才能上的精彩。课的精彩一是因为想的精彩想读的书籍很多,可以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育教材。
回想我自己的课堂,尤其是今天的课堂,感觉孤独而又难受,自责而又伤心。课堂效率太低了,课堂太不精彩了,备课背的太少了。
今天学习了顾颉刚老师的《怀疑与学问》。参考前段时间网师的学习是的设计,设计了任务驱动型的课堂。备课的时候,只充分考虑了教材的内容,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起点。第1节课的学习:“找总论点,分论点。”在学习中,老师没有适时的给予帮助,完全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反复的阅读中寻找论点,理出思路。从第1次反馈的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读不懂课文,连最简单的承上启下的分论点都找不出来,课推进的很慢,我自己很焦虑,但却没有表现出着急,而是指导学生反复的读课文,借助课后作业题的支架提示,慢慢完成。
第二节课上,学习论据和论证方法,依然结合表格任务来完成。课堂上有个同学的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老师,论据是什么?”我表演了他有疑就问的态度,其他同学望向我的眼神里也满是迷茫,走上讲台完成任务的两个中等偏上的孩子,面对问题也是迷茫的态度,开始学第二个议论文单元,刚刚结束的第2次学情测试中也考过议论文的知识,班里竟然有这么多孩子不知道论据,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压下失望和焦虑,鼓励他们在班级里找老师请教,课堂,瞬时乱了起来。孩子们离开座位,纷纷寻找优秀的孩子询问,黑板上的答案也渐渐明晰起来。不用说,本节课的任务依然没有完成。
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这一节课,连续两节都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有二:
1.没有考虑到本篇课文作为历史学家文章的思辨性,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和教材。
2.新旧知识之间没有铺垫和衔接。
我总以为学生对议论文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很好了,却忘了在第2单元的学习中,只有两篇规范的议论文,这两篇是书信和说理散文。而考试的文段往往结合学生的实际,比较简单。学生议论文知识依然很匮乏,在讲课之前,需要事先的铺垫。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没有做到精细化,没有做到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