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做梦,梦到自己会飞,就像是浮在水面上一样飞在空中,没有方向盘,可以靠意念控制方向。
等醒来才发现意念完全不起作用,自己也翅膀不见了。
今天继续阅读《认知觉醒》,以下为摘录的段句,希望对今后的生活有所用处。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是“飞”着前进的;我们跟不上他们的脚步,可能正是因为自己不会“飞”。绝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一对翅膀,更不曾想如何主动挥动它他,她让自己飞起来。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翅膀,只是我们不知道,而优秀人的就会利用这对翅膀飞得更高。这对隐形的翅膀就是元认识能力,也就是反思能力。
人人都有反思能力,为什么人与人的差别还是那么大呢?答案是,每个人的这种元认知的层次高低不同,只有拥有更高层次认知的人才能够胜出。
拥有低层次认知的普通人只会在被动的启用这个认识能力,只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扇动几下翅膀。就拿孩子来了,有的孩子在学习方面需要父母打骂,才肯努力一下。如果没有人打骂,催促,他一下也不想动。
优秀的人会主动启用这种能力,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他们会主动反思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那么要怎么才能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折呢?当读到上面这段话的时候,我有些兴奋,像是找到了自己起飞的密码。
平时的我虽然偶有反思,但是改变行动的不多。对于什么时候需要反思,怎么利用这种反思来指导行动是我接下来需要从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反观是元认知的起点。通过反观随时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对不当的想法及时的修正。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提升这种元认能力,一是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学习前人的智慧大多从书籍中获取。这些智慧会让我们拥有更广的全局视角(高度)、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深度),帮我们从无知中跳出来,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自身的经历是一种独特的财富,反思复盘让我们有机会思考有什么经验可以获得、有什么教训可以汲取,这样就可以在下次类似问题时避免做出像当初那样不够明智的选择。
如何主动运用元认知呢?元认知会及时将你的注意力拉回去原来的目标上,去聚焦、去成长,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让你主动选择去做那些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情。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想拥有元认知能力,需要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冥想。冥想就是只要静坐在某处,然后放松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的活动。如果过程中觉察到自己走神了,我们只需要柔和地将注意力拉回来。
觉察当下是不是已经走神了,觉察想法是不是偏离了,如果走神了,偏离了,需要自我控制,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是让深陷有趣的娱乐信息中,或者是被一大堆小事困住。
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不被潜意识左右。一个人要想掌握命运之船的风帆,就必须主动、刻意地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让理智脑更多地参与大脑的决策,掌握大脑的主导权,这样,我们就会比一般人走得更快、更远。
一旦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事情,停下来几秒给自己一个审视和反思的时间,我们通常都能制制住自己。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一定要在选择的节点上多花“元时间”。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清楚”,元时间就是所有面临选择的时间节点,比如一件事件,一个阶段,一天的开始或一天的结束。
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无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换句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那个最重要的,唯一的选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选择越多,自己的行动力越弱。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肯定是模糊不清的。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进行排顺,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让脑子清醒。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在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