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照亮每一位教师

        阅读成尚荣老师的《教育家精神》第四辑的“7、8、9、10节”,我深刻明白了成老师的教育家精神。是的,教育家精神是崇高的,但绝不是高不可攀的;教育家精神是深刻的,但绝不是深不可测的。教育家精神具有引领性,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具有召唤性,凝心聚力,共同攻坚克难;具有亲和力,让我们去亲近,去学习;具有日常性,精神体现于日常,普通却又精彩。因此,教育家精神是属于教育家的,也是属于所有教师的。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育家,但一定要像教育家那样做教师,用教育家精神滋养我们的心灵。

      一、让教育家精神照亮每一位教师

      ( 一)要用教育家精神照亮我们的课堂。课堂虽小,但又深远、宏大。当我们把课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课堂里发生的一切都会闪闪发光,那是少年强的理想之光、信念之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就要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让学生从课堂出发,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二)要用教育家精神照亮教学智慧。教学是为了育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途径。中小学虽不是直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并非无所作为,最大作为便是以素养为导向,打好基础,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渴望学习、期盼创新;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心灵激荡、思维飞扬;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迎接挑战,有坚强意志,学会合作;培塑创造型人格,让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像花朵一样永远盛开、永不凋零。要让不同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进行个性化学习,成就自己。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让学生将来成为各式各样的人才,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主力军。

      (三)要用教育家精神照亮知识。知识本身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蕴含着创新的元素,知识是隐藏在现实中的未来,开发这些元素有利于人才成长;知识不是静止的固体,而是流动的液体,我们要摒弃旧的知识观,让知识“活”起来,活在探究中、活在体验中、活在发现中,活的知识便是能力、智慧;要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不是去背诵知识,而是去创造知识。这就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教育家们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要践行教育家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让学生成为活泼的人,为未知而学。

      (四)要用教育家精神照亮教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石,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和中坚力量,教师是精神劳动者,要用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精神,要用教育家思想丰盈教师思想,让他们成为有见解有才识的人,唯此,学生才能学会质疑,又学会关怀;教师是情绪劳动者,要用教育家的大情怀,培养教师的大情怀、积极的心理、开放的胸襟、饱满的精神,唯此,学生才会焕发儿童精神、少年精神,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二、让教育家精神扎根在教师生活中

      (一)教育家精神具有精神的召唤性、鼓舞性和引领性,其根在生活中,具有扎根性、生长性和亲近性。我们应该用教育家精神照亮教师生活。教育家精神深切地观照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丰盈教师的心智,照亮教师的心灵。这一切都是教育家精神对我们的核心关切,我们已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首在精神、重在弘扬、根在生活。

      1.教育家精神是在生活中练就的。

      2.生活意义要用教育家精神照亮。

  (二)教育家都是积极生活者,他们生活中总是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1.教育家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生活中闪耀着爱国之光。

    2.教育家永远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生活里永远充溢着热爱人民的大情怀。

      3.教育家永远和教师生活在一起,让“教师第一”的理念落实在平日的生活里。当校长的教育家爱教师,当教师的教育家爱同事、爱教师、爱朋友,李叔同便是这样的教育家。

      4.教育家永远和儿童生活在一起,照亮了儿童,也酿就了教育家的儿童精神。教育家爱儿童,陈鹤琴说“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他说一切为了儿童。”

    5.教育家永远和读书、思考、研究、实验生活在一起,他们生活中的志业熠熠生辉。教育家的生活是丰富的,五彩缤纷的,又是专业的。读书、思考、研究、实验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色调,李吉林每个节假日都在办公室工作,春节只有大年初一在家休息。其他几天都在办公室读书、思考、研究处理工作事务,他对《文心雕龙》《人间词话》的反复阅读,让情境教育找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学和中国儿童情境学习范式。

    (三)弘扬教育家精神,抵制生活中的不足与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平常又平静,而精神、思想、道德、情怀却在生活中生成、升华。

      1.我们要抵制自己的局限性,让自己的生活像教育家那样有大格局。格局就是眼界,说到底就是价值观的确立,为自己构建人生价值坐标体系。心有大我,胸怀天下,胸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我们要抵制自己的惰性,像教育家那样勤学笃行,不断奋进。如此,才能像教育家那样躬耕教坛,不断提升,求是创新,充满朝气。

      3.我们要抵制自己的平庸,像教育家那样在开拓新领域、新赛道上有弘道追求。

      三、让教育家精神之花在师生关系中绽放

    “亲其师,信其道”。所有的教育家都以教育为家,首在与学生为友。他们的精神滋养而生动的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和谐关系才能生长出教育家精神。说到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家营造起来的,比如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和学生一起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教育家精神就会在师生关系中绽放最美的花朵,而师生关系的教育秩序、情感高度、精神世界会让教师的心灵人格与精神品格悄然的在深化。

      四、要像教育家那样做心中有光的好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要有更多教育家涌现,更要让一线教师成为进行教育家精神的好老师,让教育家精神之光在每一位教师身上闪耀,照亮中国教育的天空,这才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根本目的。

    (一)好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生命为祖国而澎湃:用行动诠释至诚报国。

      (二)好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忠诚自己的事业:以教育为家。

      (三)好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毫无保留的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加减乘除都算不尽。

      (四)好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拥有育人智慧:用一项实验改变课堂,带动一批学校发展。

      (五)好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成为心中有光的人:以榜样带动和帮助好教师成长。

    总之让教育家精神照亮每一位教师,让教育家精神扎根在生活中,让教育家精神之花在师生关系中绽放,要像教育家那样做心中有光的好教师,成了我们广大教师的美好追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