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和下节内容都是围绕“消化”这一主题词展开的,其中,本节内容是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是一个初步消化的过程,重点是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并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第一个活动是要咀嚼馒头并观察。因为之前看过其他老师的反思,反映学生听说要把咀嚼后的食物吐出来觉得恶心,从而导致纪律失控,因此,我让学生提前在家里完成了这个观察任务,将自己的感受带到课上分享,但分享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基本上只能说出变小了、有甜味等变化,对于分次数去描述完全不会说。无奈最后,我还是让学生直接记录教参上的答案,但我发现每个答案中都有湿润这个词,我就让学生边记边思考:是什么让馒头变得湿润的?学生立马反应过来是唾液。同时,教参上说咀嚼三次以后,碎块黏在一起了,于是,我又让学生思考:馒头已经被分解成小碎块,是什么器官把它们黏在一起的?有学生说舌头,我给予肯定。这时,学生知道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的,我顺势介绍了这一过程中三者的功能,同时,因为有学生提到馒头吃起来有甜味,语数,我也顺便和学生总结了馒头吃起来甜甜的原因。
第二个活动是观察牙齿。我先播放了视频《了解牙齿》,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介绍,明确三种牙齿的名称、颗数和作用,同时因为视频中提到了乳牙和恒牙,所以我让学生把这两个数据区分开,通过这一环节,学生除了书上的内容,还了解了乳牙和恒牙的概念、数量等。
第三个活动是要分角色扮演。这个环节我认为自己做的不好,教参的内容和爱牛配的材料我看了好几遍,但还是懵的,我本来一开始是想用上那些材料,让一名同学手上套一个纸盒来模仿馒头,但我又觉得,馒头最终是要被咀嚼和磨碎的,这个馒头是假的,肯定不会真的被磨碎呀。我想了想,因为在第一个环节我已经介绍了牙齿和舌的功能,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环节,直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牙齿和舌的作用。
研讨环节是对本节内容的总结。其中,第四题问的是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这个进一步消化就是后面一节的内容了,这样就形成了前后知识的对接。
拓展环节,我向学生介绍了龋齿的相关知识,学生看到龋齿的危害时都很惊讶,我借此告诫学生,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所以一定要保护好牙齿,并讲解了一些保护牙齿的方法。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树立保护牙齿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牙和刷牙习惯。
总之,本节内容的教学,总体还行,就是角色扮演环节始终都是懵的,不知道其他老师是怎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