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接女儿,原以为运动会会很开心,但并不是我所想的样子,他说他的XX同学语文课外书阅读的书比他多,然后一会又说英文阅读的书也比他多,我不知道怎么办,我总想告诉他,不要和别人比,只跟自己比,有时候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下意识的就会跟别人比较。
我想跟他说,你不用和他比,那位同学能保持稳定成绩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不过我们更关注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成长路径。
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我为什么一直那么害怕考试的结果,害怕落后于他人,是为了面子吗?是不是把自我价值和孩子的成绩绑定了一块了。孩子成绩好,考得好,我才算成功,才有成就感,才能证明我们父母做的好吗?有时候在想,中考考的好,能考个重点高中,高考的好能上个好大学,一直被这种思维困住,但孩子开心吗?孩子是自愿的,还是被父母逼的,还是被现在的环境所迫呢?
除了学习成绩,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应对压力的能力、品格修养同样重要,这些才是影响一生幸福的关键因素。
有时候也在用身边的例子提醒自己,他表哥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尖子生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但上了大家都梦寐以求985大学之后失去动力,开始躺平,连续上两年大一都挂科,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他的学习动机始终是在满足于外部他人的期待,而不是源于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这给我们重要启示:
培养内在动机: 帮助孩子找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和意义,而非仅仅为了考试成绩
关注长远发展 :中考、高考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站,持续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心态才是走得更远的基础
平衡成就与幸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女儿的幸福感、人际关系能力和自我认知,这些才是支撑她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