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儿童阅读——《儿童读写三十讲》共读第一天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儿童阅读——《儿童读写三十讲》共读第一天

共读,共写,共生活,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

一、什么是儿童阅读力

魏智渊老师在《序言》中,为我们揭密了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海量阅读,通过海量阅读最终达到“阅读自动化”

何谓阅读自动化?就是在阅读中,你的注意力不用停留在任何字词上,你的眼睛扫过去,能够快速地从一行文字中汲取意义,形成画面,这种能力就是阅读自动化能力。这种能力,这种智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

哪一所学校如果解决了阅读自动化这个问题,就是赠予孩子一生有用的财富。哪一位老师如果在孩子还小地时候给孩子种上一颗阅读地种子,无疑是造福千秋的事情!

小学阶段有两件头等大事:一是保护儿童的自尊心;二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如果学生记不住词语,不会阅读与写作,究其原因是因为阅读量不够,要补的不是教材中的知识或者考试题目,而是阅读。这正是教育家苏霍穆林斯居所言。

如果学生不从作业堆和题海中出来,就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海量阅读,只学习教材,即使是最一流的名师连续上六年课,儿童也会摄入太少而营养不良。

二、自动化阅读从何而来?

自动化阅读唯一一条路径就是海量阅读。在三四年级通过至少1000万字的海量阅读才能实现自动化阅读。你要让阅读变得自动化,就要依赖于大量阅读。阅读的数量越多,速度越快,品质越高,这个自动化,也是语感的形成期。

学习过程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样如此,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引发质的飞跃。如果数量达不到,质变也便无法飞跃。海量阅读的过程中,儿童的理解力,思维力不断的锻炼和提升,形成阅读自动化的能力。

由此来看,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系统的读写课程,仅凭开设一周一节阅读课,举办阅读节,举行阅读活动等,往往使得阅读沦为形式,甚至政绩,雷声大,雨点小。

那么,以读写为核心的课程如何开发?

低年级阅读课程的重点:“意义+识字”,为自动化阅读做准备。

中年级阅读课程的特点:“共读+海量阅读”,是塑造自动化能力的关键期;

高年级阅读课程的特点:“经典+广谱+文言”,利用自动化阅读的成果,深入塑造学生的思维。

如果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还在小学低段甚至更小,何其幸运,我们能够以更专业更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他们,为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格调与基础。

一本书就是一座山,而这些山峰只能靠自己去翻越!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潜心耕耘,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慢慢的你已经越过了无数山丘,越过山丘,成为山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