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伤寒,脉浮滑,此以里有热,表无寒也,白虎汤主之。
一般太阳感冒的时候都会觉得脉是偏浮的,浮脉按下去发现里面好像还有一坨东西按不断,就说明表面有邪气,但里面还是有东西的,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太阳那种表层的病,可能牵涉到里面了。
当把到浮滑脉的时候,里面是有热的,所以整个脉就会被撑上来,这样有底的浮脉已经不是外表受寒的太阳脉,而是一个有里热的现象了,就需要清里热的白虎汤。
白虎汤的主证是这个人额头头痛,很容易出汗,觉得燥热。
白虎汤的加味:
1.燥热、发热出大汗,是白虎汤。
2.如果是多一个口渴的证,那就用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的脉是偏滑的,白虎汤的脉是偏洪的。
在阳明病的分类里,分为阳明经病跟跟阳明热病,白虎汤被称之为阳明经病。
葛根证是太阳病的感觉偏燥热,好像温病感冒一样的感觉。太阳阳明合病会自下利,是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
白虎汤的主症框是比较偏到阳明病那边,发烧、燥渴、脉洪大。
白通汤的里寒而外热,一个人的底子如果太冷了,会把人的阳气都逼得浮越在表,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的下寒上热,里寒外热的,它的主证是两个颧骨红彤彤的,称为戴阳。
黄连汤也是上热下寒,那么就会有一个疑惑,如果只是说一个上热下寒,哪里知道要喝什么汤?《伤寒论》这本书最重要的技术就在于辩证,同样是上热下寒,有的在三阴病里面可能会形成白通汤证、通脉四逆汤证,也有在太阳病里头形成心下痞形成黄连汤证,我们只要抓住了主证,就很好开方了。但如果不抓主症只看病机,除非是调体质,那个人没生什么病,就是看五脏阴阳虚实调体质,不然光是从病机要开经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像肾气丸的糖尿病患者,火不归元也是上热下寒,所以抓主症比是伤寒学习上面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在学《伤寒杂病论》,尤其是伤寒的部分,杂病还好一点,伤寒的部分在学习的立场来讲的话,必须跟八纲辨证这个东西清楚的划出一条界线,不要把《伤寒论》里面的任何一个汤证去做一个表里阴阳虚实的辩证,因为这样会显得很愚蠢。
再谈炙甘草汤证
【8.53】 伤寒,脉结促,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
这个人的心跳不规律是感冒造成的,就比如我们一般称之为风湿性心脏病的东西,这种心脏病其实是外邪进来造成的心脏病,如果心脏病是感冒之后心跳变成不规律的状况,加上外邪的干扰,当然用炙甘草汤比较合适,里面有滋阴、通血、祛风的药组成的框架。
在咳嗽篇的时候,炙甘草汤以体质来说,当然是阴虚的体质适合用炙甘草汤。但并不是每一种心跳不规律都可以用到炙甘草汤。在虚劳篇里最让人觉得炙甘草汤不好用的心脏病是所谓的瓣膜病,但如果是这个人心脏瓣膜病原来是风湿性心脏病,就是外感的心脏病,然后慢慢恶化成瓣膜也坏,那炙甘草汤还是可以用的。
炙甘草汤在临床上面是补虚劳的药,但天天喝炙甘草汤还是会有一点点副作用,因为里面的滋阴药太重了会拉肚子,所以地黄要稍微调节一下,酒要加够,或者是加一点砂仁帮忙消化;另外一点就是甘草是很大量的方剂,吃了之后会变成月亮脸,有脸肿,不能用生甘草,因为生甘草的类固醇副作用是很明显的,但炙甘草就好很多了。
还有炙甘草汤在临床上可以加一味药—五味子,因为里面有人参麦冬,再加五味子,生脉散的结构就出来了,就连心气都可以保护到。
“脉结促,心动悸”是用炙甘草汤固然是没有错,但不能把炙甘草汤跟所谓的心脏衰竭搅到一起,如果是心脏衰竭,要用回阳救逆的药跟降水压的药,可以用通脉四逆汤,四逆汤、真武汤,或者是前面这些汤可以都加葶苈子,就是附子剂加葶苈子,葶苈子加到八钱以上,这个才是救心脏衰竭的药物组合。炙甘草汤滋阴的药来讲,虽然有阳药帮助它通行,但是对于心衰是没用处的。
阳明病概览
阳明病的形成基本上必须是阴虚而阳不虚的体质。
1.阳明病最浅的病是阳明经病,就是还没入腑。
2.阳明的热证,阳明热证一般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的阳明热证是栀子汤,中焦的阳明热证是白虎汤,下焦的阳明热证是猪苓汤。
3.阳明实证,也叫做阳明腑证,就是肠子里头塞满了硬掉的大便,基本方剂是承气汤。但有些时候不一定要用到承气汤,有人肠子干掉是因为这个三焦的水道不能灌溉,用小柴胡汤来通通,一旦水灌进来了,那么肠子就润到了。更何况腑实证还有麻子仁丸、蜂蜜跟猪胆汁的灌肠法。
4.阳明湿证,当阳明的湿气过旺,湿跟热交杂在一起,会形成一种挂在阳明病跟太阴病之间的状态,这两个合病就是讲消化轴之间的事了。阳明湿病挂在太阴跟阳明之间的换个说法就是黄疸病,以解剖学来讲都是胆汁不通,胆结石造成胆汁出不来,整个人都黄掉了。
5.阳明蓄血证,阳明区的淤血会让人健忘,阳明病的消化轴也会有虚寒的状态,胃寒的呕吐,消化轴的寒的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