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上路,难免手足无措。幸好有不少有优秀书籍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参考书。
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他主张要教育好儿童,首先要学会怎样做父母。
父母如果能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效果将事半功倍。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陈鹤琴先生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猎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群体、喜欢称赞。
例如:了解到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常和弟妹等在一起游戏,倘有邻家的孩子跑来游玩,父母要表示欢迎。倘若他们在一起造房子,造桥,或是排队做小兵,父母们见了,要说两声好,鼓励他们成功。因为这种活动,一定要互助、合作,才能玩得满意。互助、合作,乃是人类生活上最重要的条件。
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七条教育原则:正面教育、以身作则、及早施教、严格要求、教养态度一致、宽严适度、责罚慎重。及十种教育方法:游戏法、激励法、榜样法、诱导法、暗示法、动作教育法等十种教育方法。
例如:他根据儿童喜欢称赞、嘉许、奖励,而不喜欢禁止、抑阻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正面教育”的原则,主张对小孩子多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诱导,不要给予消极的刺激,采用“激励教育法”,用言语来激励他,使得他居于自动的地位,而且使得他很高兴地去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教育好孩子并非易事,它考验着父母的方方面面,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感恩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给予我们智慧引领。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他们身上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成长不能重来,教养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家庭教育》值得每一位父母熟读并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