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该如何进行?
德育的过程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特点,任何脱离学生理解的和他们实际生活的理论,无论多崇高不会被学生真正接受。
在我的班级,我总能发现孩子们说脏话,也发生过一些人际关系冲突,他们有互相指责和谩骂。我们是一个文科班,政治是高考科目,学生都很重视,也有凸显家国情怀的历史课,更有每周五的班会课。可即便如此,学生中仍有不少不尊师重道,思想自由散漫甚至偏激的学生。
昨天刷朋友圈,无意中看到一个女生过生日,邀请了很多同学,看着人缘极好。可她在学校在教室并不是一个老师认可的学生,她也曾顶撞老师,也曾违纪,也骂过同学,但在学生圈里她得到了认可。还有一个已经入团的班委,说脏话,违纪,我曾经向德育主任提过能不能撤销其团员资格,学校认为为了学校声誉和孩子自尊心还是教育为主。
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觉得孩子们的思想教育很重要,可是我总感觉效果不是很理想。当然我们的德育也做了很多努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有德育主题,每周的班会都有考核。可是,大多是让学生听,方法有点单一,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在高考之下来不及深入渗透。作为教师或许能做的有限,但是一定要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断努力把德育融汇到教书育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