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用看二点,一是科目,二是孩子自己本身的意愿和学习情况。
先说科目,在文化课程中的7-8个科目当中,文科科目基本没有必要去补课。
比如语文,在机构补课的费用不如拿来给孩子买大量的课外书,孩子喜欢读什么就买什么,语文学到高年级,拼的就是大量阅读的基础是否足够多、足够深,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都无法靠机构补习拿到高分。
语文除了大阅读做基础,另外需要抓的是古文、诗词的诵读、背诵,教材上给出的古文、诗词量每学期都非常有限(10-15篇左右),但孩子语文要拿高分,这个量的古诗文是不足够的,家长不如把送去机构补课的时间,让孩子多读多记古文、诗词。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量诵读经典古诗文,孩子的文学素养自然会有好的提升。
再比如英语,英语的核心之一是词汇量,词汇量的提升,单词的背诵也是无法靠补课补上来的,靠的是孩子自己扎实去下功夫,多记多背,这个也不会一时之功。在词汇量基础打好的基础上,再同步理解句型和语法,会事半功倍。
简单概括,需要靠长期积累的科目(语文、英语),靠补课,效果都非常有限。
再来说下学习的主体,孩子本身的情况和意愿。原则上,如果补课是家长的强制行为,孩子本身不愿意,补课的效果不会好。
如果孩子本身在校听课的情况糟糕,上课经常不听,或听课效率很低,靠课后有限的时间去补课,也是很难补到校内正常上课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重点是让孩子愿意在学习上找到努力的动力,先在1-2个他喜欢的课程上,帮助他进步,获得成就感,再把成就感,转化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动力,形成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上的良性循环。
能补的科目,理科类(数、理、化),在方法正确,老师引导高效的情况下,补课才能起到该有的作用:及时查缺补漏、消化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拔高,在取得好成绩的鼓励下,获得持续进步的积极性。
孩子越大,自主学习的能力便越来越重要,老师如果能教会孩子自主学习,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本身的内容,是最佳的效果。
补课的目的,我想,当下是孩子某项学科需要突破薄弱环节的暂时手段,但长远,是要扶着孩子站起来,去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现在的补课,是为了将来的不补课。
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老师只是孩子的拐杖,终有一天,孩子要能丢掉这根拐杖,自己独立前行,而不是永远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