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光荣的。但是,有很多孩子还是不愿意参加义务劳动。这得从我们这一次的劳动来说明。这个星期我新接到一个班级,他们是从二年级升上来的,根据学校安排,我们班要打扫一块清洁区,这块清洁区不是很规则,还加上要打扫教室。
全班有五个小组,我把劳动总量分为五个部分。一组打扫教室,另外四组打扫清洁区。
打扫教室那一组比较好安排,大家也很积极,没隔一会儿教室就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室内的课桌椅已摆放的整整齐齐。
但是清洁区面积比较宽,我就让他们四组一起扫。安排之后,我就到一边去观察。因为全部一起扫地,没有足够多的扫把,所以有一些人在老老实实的干,但是有好多人却扎堆在一起,你扫了,我又扫,扫来扫去,还是在那里;另一部分人却在一边玩耍。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有同学就来反映,说某某同学没有扫,他们在那儿玩。我去问那些玩的同学,为什么不扫地?他们都说没有扫把,我认为这是一个借口。没有扫把,你可以做点其他的事,你去换一下其他同学不可以吗?过了好半天,操场里的垃圾依然很多,我也感到很着急,这怎么办呢?如何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呢?
我思考了一下,怎么才能解决这个吃大锅饭的问题?我也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些没有扫把而不扫地的同学。
这个大锅饭不好吃,也吃不下去。怎样解决?首先是要解决劳动工具缺少的问题,我每个小组发了三把扫帚,小组长分配给小组成员。其次是把清洁区域划为四个部分,分别给他们命名为清洁一区,清洁二区,清洁三区,清洁四区。分别对应一组一个小区。安排了之后我就走了。
过了一节课时间,我来到清洁区,真有点气愤。地上有好几小堆垃圾没有处理,地上还丢了几把扫帚,装垃圾的桶也没有放好,人影也看不到一个。
我找到劳动委员,你这些同学为什么没完成劳动任务就走了。原来他们是被数学老师叫去上课了。
我马上把他们的小组长叫来,马上给我处理地上的这些问题。还交给劳动委员,怎样监督管理的方法。我说作为劳动委员,首先要不怕脏,不怕累,还必须督促孩子到位,你抓好小组长,遇到一些可以个人处理的,比如地上只有一点垃圾,你可以自己把它处理了,然后再告诉小组长,因为你去叫组长的时间足够处理这个垃圾。
到中午的时候,我看只有少数几个人在清洁区清理垃圾,他们很认真,原来这是几个小组长。过了一会,地上很干净。
怎样管理好一个班级?确实需要我们动脑筋去引导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管学生,还要制定一个劳动制度,用制度去管理学生,这样劳动效率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