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通过沟通,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支持你。
不仅情绪上同意,理性上也同意,回去之后越想越同意——这才是一次“大师级”的说服。
最成功的说服就是不说服。他愿意支持你,不是因为你对、你赢了,他不得不服你,而是他觉得,完全是自己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是他自己想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
这事他不仅情绪上同意,理性上也同意,回去之后越想越同意——这个过程,才叫做“成功的说服”
公式:说服=排除阻抗+清除障碍+铺设缓坡
第一步:排除阻坑,首先要做的,就是绕过他大脑里的那个“防火墙”,先肯定那个对方一定会捍卫的价值,我们先认同那个价值
领导,让他有掌控感
基层工作人员,让他有权威感
孩子,让他有自主权
第二步,清除障碍。需要给对方一个新方案,让对方用这个新的方案,而不是TA那个旧的方案,去捍卫他的价值。同时,也要为他扫清那种执行上的障碍,让他能支持你。
想让领导支持方案,排除阻抗后,要顺着领导所关注 的那个价值,提出一个优化的替代方案,可以多备些方案,让领导做选择;或更高频率的汇报动向,帮他建议掌控感。
基层工作人员,营造权威感,更正式,更精细,提前征询意见
第三步,铺设缓坡,给对方铺设一个缓坡,一点一点地引导对方改变。
如孩子玩游戏,从每天玩三个小时,到时间分开,上午和下午各玩一个半小时,这样慢慢就养成一个孩子要跟你商量,你们可以改规矩,改他的习惯,这样一个默契,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只要有机会,对方愿意听我的这群,我就有办法让对方试一试,对方只要肯小小地试一试,改变,很可能就开始发生了。
场景练习1:怎么说服高龄老人
排除阻抗,肯定他的价值,他的行为在为家里做贡献
清除障碍,顺着老人的价值取向,给他一个新的方案,替他清除了障碍,让他顺理成章的可以待在家里
场景练习2:怎么说服反对者
排除阻坑,找到反对者坚持的价值
清除障碍,提供方案,来清除障碍
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对方的偏见,只是藏得更深一点的动机,想把它找出来不容易,要多观察多沟通,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是一伙的。
说服考验的,是沟通铁三角:目标感、开放性、建设性
一旦对方觉得,你没有在否定TA,也没有试图说服TA,或者蛊惑TA,这个时候TA的心理防线就降低了,防火墙就消失了,对方才更愿意为你提供支持。
总结:
第一、最成功的说服就是不说服。不需要非得改变对方的立场和价值观,不需要让对方承认自己错了,照样能够赢得对方的配合
第二、想做到不纠正、不碾压,但要真正走进别人心里的说服,就记住一个公式:说服=排除阻抗+清除障碍+铺设缓坡
说服是一个综合的场景,需要灵活运用咱们前面学到的、所有的沟通方法,探究出对方捍卫的价值,赢得对方的信任,之后再提供方案,一步一步地引导,你才有可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沟通目标。
提升说服力的大杀器:学会用可视化手段
可视化的作用:是把对方从那种抽象的讨论,拉入到一个具体的讨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