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1月17日共读《写出我心》
共读第6天:读书任务第123—136
别光讲,展现出来,透过文字唤醒读者的感受
有一次写了我如何克服当众讲话的演讲稿,但怎么看都觉着干巴巴的不生动,于是发给老师指点,老师说你要把你如何克服困难的细节写出来,让听众能切身感受到你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你尝试着对着镜子练习,镜中的自己脸色发白嘴唇不停的抖动,手紧张的握成了拳头,张开嘴巴却一个字都没说出来等等,通过老师的讲解重新做了改动,原本一篇没有特点的稿子就生动了起来。
作者不仅要进入到故事里,而且要牵着读者的手,引导她们走过有苦有乐的幽谷,可是绝口不提苦乐二字。
务求明确,给事物正名,还其尊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上冥想课,为的是能更好的觉察内在的自己。曾经看过张德芬老师的一本书《重遇未知的自己》里有一句话,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外表,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那个内在的真我。我们自己都有内在的真我和受外在认知所产生的自己,更何况其它物种。
作者要带着觉察力,去观察大千世间的芸芸众生,因为一花一世界,一花就一天堂。
专心注意,在恰当的时刻描写更为生动。
人在忙碌时常常会感知不到身边的美好。忙字拆开就是心亡,在人生旅途中,用心平等的去看事物和风景,能看的更清楚,更有深度。
写作也如此,写作时心思专注固然好,然而在专心写作时,不要把世界挡在外头,而要任凭万事万物恣意生存,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
平凡与不平凡,觉察力会影响其判断。
事物没有界限,只要看我们所处的立场和所站角度。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是母亲、又会是女儿、也会是妻子,或许会是领导、教师,谁又会知道那个角色是平凡的,那个角色会是不平凡的呢,这只会看看她的人是谁。
我们有责任善待自己,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善待这个世界。
谈话是练习场,里面蕴藏着精彩的素材。
一切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中。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相互谈话是沟通的桥梁,也是写作素材的积累库,更是写作的练习场。
纽约短篇小说家格蕾斯.佩蕾说:“倾听八卦闲话并散步出去,是作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