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学习了陈先云先生在第五届小学语文观摩课上的评课总结,受益良多。现将陈先生的评课要点简单罗列,以期对我自己日后的语文教学有所警醒。
1、一定要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写。
2、教师教学用语要规范,自觉抵制网络用语。
3、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宜过多、过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
4、课堂上,不必在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5、教学内容的归类与划分,应体现出相对应的特点来。
6、教师要能静下心来钻研教材的编排意图,要能够读懂读透单篇课文。
7、神话故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体会神话的神奇上面,而非人物的精神品质。因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拥有共同的特点——很强大,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8、一定要有文体意识,要能根据不同的文体,上出不同的特点来。语文课文的体裁各异,特点鲜明,如果全部课文都按一个模式来讲解学习,的确是对那些经典文章的戕害。
9、国家领导人的语录视频,未经中宣部的审批,不得使用。
10、口语交际,让学生的学习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当中。
课堂学习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排练与演习,先经历纸上谈兵,再到生活中去历练。
11、习作课应该朴实、扎实,要能实现40分钟教学时间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2、阅读课,不怕冷场,要给学生多一些读书的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13、习作课,希望能现场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14、阅读教学要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文体特点来。
15、古诗词教学可尝试使用画画,或者边读边想象画面。对诗歌的解读,应立足文本,体会诗人的情感,放到单元整体中,理解教材编写的目的。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必须跟诗人最鲜明的个性与人生际遇相关联,不必硬要往上靠。
16、一节课只教一首诗,课容量有点小。
17、现代诗歌的教学,老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其实诗歌,本身就是歌词,谱上曲都可以唱出来的,如果上课时不朗读,只分析,那无异于隔靴搔痒,永远感受不到诗歌的独特韵味。
18、拒绝虚假情境。
19、阅读教学要重视以读为本,朗读、默读、背诵,课堂上,校园里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0、改变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单元的课文打通了学,让学更加主动地学,从而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21、安静的环境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减少播放音乐。
22、重视课文的插图。课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23、利用好课本,让学生打开课本,不要总是让学生照着课件读课文。
24、关注教学手段,思考怎样更加有效地使用工具来辅助语文教学。
25、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材,不同类型的课例,值得所有老师去研究,去探讨。今年上半年,我读了王荣生教授的几本著作,其中就有关于此问题的介绍,但是由于时间紧张,我并没有读懂读透,看来真正想要解决现实的困境,必须要有潜心研究的行动。陈先生说“语文教学本没有那么复杂,有时候是上课老师自己想多了,想复杂了。”的确如此,只要是参加讲课比赛的老师,首先思考的是内容的深度与形式的创新,至于朗读课文、写字指导这些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传统都抛之脑后了,因为这些环节既耽误时间又单调乏味,无法体现出老师们高超的语文教学水平。可越走越高的同时,也是越走越远,以致于都忘了为何要出发。如果把以上的事项都搞清楚了,或许语文教学就真的没那么复杂了,不过要想把所有事情都捋明白,也绝非易事。
语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