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读书计划专题【繁花盛开】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幼时在北方的农村住过一段时间,算是了解一些北方冬天的冷和北方农村人冬天里的生活。但当我读了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这本书之后,才对旧时北方农村的寒冷和风土人情有了更鲜明的了解。
1.初识小城气候——寒冷
作者萧红在写呼兰河的寒冷采取的是开篇直叙的。小说从一开始就用了一句“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来介绍这里的冬天之寒。接着,她又以“严寒把大地冻裂了”再次强化呼兰河的冷。然后,又通过对一些人物的具体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小城的寒冷。
她写年老的人:一进屋就用笤帚扫胡子上的冰溜,说:“今天好冷呀,地冻裂了。”
她写赶车的车夫:“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她写卖豆腐的人: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她对卖馒头的人描写的篇幅最长,也最细致。她不但用“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来描写呼兰河的寒冷,还通过描写卖馒头的人摔倒后有人趁乱捡起馒头吃,卖馒头的人不但不生气,还说了一句“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这件事,侧面描绘了小城人善良宽厚与质朴的人物性格。
还有她对小狗怕冷的几句描述,也是非常的鲜活形象。“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以及水缸冻裂了,井被封住了,雪把房门封住等等,让我们仿若亲临其境,领略到了呼兰河这个北方小城镇那超出寻常的冷。
2.再现小城风貌——不繁华。
作者在介绍小城风貌时是从小城的闭塞、贫穷、守旧、落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作者从一开始就先写了小城的闭塞。“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可见小镇人的生活用品吃食用具全靠这七匹马的大车运输。
接着写小城的贫穷。“这里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然后写小城的守旧。作者是从十字街上店铺的招牌说起的。“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
小城的落后是从介绍东二街和西二街的火磨和几所学校时体现的。“龙王庙里的那个学的是养蚕,叫做农业学校。祖师庙里的那个,是个普通的小学,还有高级班,所以又叫做高等小学。”不同的是两个学校的学生等级差异。“农业学生开头是念“人、手、足、刀、尺”,顶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那高等小学的学生却不同了,吹着洋号,竟有二十四岁的,在乡下私学馆里已经教了四五年的书了,现在才来上高等小学。也有在粮栈里当了二年的管帐先生的现在也来上学了。”
3.凸显小城人的麻木、冷漠、愚昧与自私
写小城的麻木,她是通过对东二街上的“大泥坑”来展示的,这部分是详写,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可见作者幼时对这大泥坑的忌讳。
这泥坑子里边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泥坑里边。而且,还淹死过人和马。但那么多年过去了,人们虽然都是小心翼翼心惊胆颤地走过,也曾掩耳盗铃地吃了淹死的死猪和死马,却没有一个人张罗着把这个害人的泥坑填上。
在被大泥坑淹死了亲人的角色中,作者抓住了失去独子的买豆芽菜的王寡妇这一人物,反应了小城人痛苦后的麻木。儿子去后,王寡妇虽然疯了,但日子还要静静地过,还要继续卖着她的豆芽。
接着,作者又写了染缸房、造纸房发生的几起命案,都是昙花一现,不了了之。写出了小城人的冷漠。
作者在写小城人的迷信愚昧时,重点描写了东二街的几家扎彩铺。在这一段描写中,作者也是用了较大的篇幅,详细描写了那些纸活的种类,外形和用途。从作者的描述中,可见小城人思想的迷信与愚昧,在尘世无法满足的愿望都寄予到了阴间,从侧面也表达了小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最后几节则是分别描写了小街上卖各种食物的小贩与小城人的互动,直抵人性,写出了孩子的顽皮,大人占小便宜的自私心理,也写出了行走小贩的艰辛与无奈。
总之,在小说的第一章里虽没有鲜明的主要人物,却让我们鲜活地看到了旧时呼兰河小城的整体风貌,也了解了旧时小城中形形色色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的渴望与向往。作者语言简练质朴,文风亲切自然,人物刻画形象生动,像与我们坐在对面,娓娓诉说,更像是给我们在播放一部经典的老故事,老电影,用像文学巨匠矛盾先生评价的那样,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让人沉醉其中,不忍放下……
(原创文字,感谢点赞与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