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工作那么久,最近发现自己不会学习了,严格说不会高效的学习,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有待提升。
过一段时间要参加英语考试,自己就加大了单词词汇量的背诵,发现自己记忆力不好,总是遗忘。总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方法用了那么多,词根词缀背单词,联想背单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单词,但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最终我发现要想不遗忘一个东西,就是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尽最大力量在各种场合让他出现。阅读,写作,听力,口语说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牢固的记忆,不容易忘记。
每次我们看超强大脑都会羡慕里面的人记忆力那么好,他们的记忆是通过训练出来的,有自己一个超强的记忆宫殿。他们除了刻意训练大脑,还有自己的学习知识体系,懂得高效学习。
现在想想我们曾经在学习中真的犯了很多错误。
第一,不懂得检视性的学习,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复习中我们总是去关注那些我们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看书时候总是按照顺序看,不主要时间看重难点,不看我们遗忘的地方。做练习时总做反复做过的题型,搞题海战术,所以我们不会的一直不会,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叫我们打开书本看书,复习,我们每次都打开第一页,老师就说你们第一页都要翻坏了。当时我们哄堂大笑,老师没讲方法论,我们也没去深入思考,好像是在学习,但是边学习边忘记。知识零零碎碎,所以一到考试关键时刻什么也想不起来,打开书马冬梅,关上书什么冬梅,记不起来,所以比较怕考试。
现在想想是怪老师没给我们讲太多学习方法吗?还是怪自己在懒惰的学习,不思考的学习,所以最终成绩不够好。
第二,不懂得做学习笔记,知识记得零零散散,关键时刻应用不起来。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上课只懂得抄老师黑板上的板书,自己记得工工整整,好像抄写到笔记本上就记到了脑子里一样。有时候忙着抄笔记,还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讲解,结果根本没理解老师讲的东西。现在想想自己那个时候怎么那么笨呢?
第三,不懂得刻意练习的去学习,把平时每次作业当做一次考试,所以一到考试就畏惧。当学生最害怕就是考试了,我上学的时候就特别害怕考试。好像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不是脑子紧张什么也想不起来,就是做题慢了,做不完。其实这些都是跟我们缺乏练习有关。一是模拟考试那种氛围练习太少,一到考试就容易紧张,二是平时知识点练习太少,知识熟练程度不够,所以就慢。
那么我们怎样改正自己学习中的一些错误,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呢?
第一,要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学习。成年人大多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围绕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学习更有效率,更有作用。在《学习力 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这本书中说道:功利性的学习能弥补大脑学习的缺陷,可以解决意志力消耗大,难以坚持的问题;可以避免浅层学习,更深入地掌握方法和技能;在工作中自然重复,抵抗遗忘曲线。所以你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就去展开学习,可以学来运用到工作上,是最有效的。
第二,要给自己的学习工作搭建知识体系框架。我们脑袋里应该有一个知识体系,知识树,而不是零散的东西,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快速搜索出来解决问题,知道它属于那个板块知识。我现在一直运用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笔记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在积累哪一方面知识的时候就先用思维导图笔记把框架列出来,然后用卡片笔记记录这个问题深入,细节的一些东西,这样自己遇到任何问题头脑就有条理,知道从哪方面去参考,也避免浪费时间去学一些学过的东西。
第三,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活用起来,尽量迁移到不同领域。我们学的知识有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通用知识不用说很多领域都能用,比如会PPT,办公软件,很多行业都能利用,但专业知识有时候迁移就比较难一点,但也不是不能迁移。可以近迁移和远迁移。比如你学的专业是英语,近迁移就是你可以用学英语的方法去学会日语法语,他们的学习都是相通的。远迁移就是你的工作虽然是一个设计师,工作中可能很少用到英语。但有一天你们公司突然有一个外国客户到你们公司咨询设计,你这时候英语就有了优势,可以和他流利的沟通,你还可以利用英语能力学习其他国家的设计理念。你只有尽量把你的知识运用起来才能给你的工作学习带来生产力,才有不断学习的动力。
愿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工作能力,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