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损失厌恶心理
今天中午吃冰淇淋,一共有三种口味,椰奶、黑芝麻和芒果。因为一直最爱芒果,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芒果口味。同伴说了一句,还有黑芝麻的?!没吃过,来一个尝尝。当时我就想,为什么我习惯选择熟悉的口味,而不愿意尝试新口味呢?
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心理”给了我答案。选择时,可以冒险获取未知的利益,也可以保守避免可能的损失。通常人们都会偏向选择避免损失,这就是损失厌恶心理。
得到一张五块钱的券,购物满一百块钱使用。为了避免五块钱的损失,花了一百块钱买了很多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也是损失厌恶心理。
选择的时候最好比较下优劣势,综合权衡,可以减小损失厌恶心理的影响。
002聚光灯效应
通常不穿裙子的我,某天穿了一条小黑裙。手不敢抬太高,走路不敢大步,像走T台一样,以为自己是世界的焦点,大家都在关注我的小黑裙。然而似乎没有人那么在意。
总觉得自己很重要,换件衣服烫个头发全世界都在看着我,其实,是自己太在乎自己。这就是聚光灯效应。
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所以高估了别人的关注度,其实大家都更关心自己。
本来想去绣眉呢,一直隐隐担心别人的看法,现在不用操心啦。
003 替代性报酬
大家都知道坚持输入绝对有好处,可是真正干起来的绝对是少数。工作忙,孩子闹,环境杂,总能有各种各样的借口。
前一阵学习了思维导图,每次看东西的时候习惯拿个笔画画思路,画出来总觉得跟老师画的差距太大,又买了彩笔添添色。当一幅幅红红绿绿的内容出炉,自己看着都开心。后来把画好的图拿给老公看,讲给孩子听,他们的兴趣比我还大,孩子还说,妈妈把你的作品贴在墙上吧,跟我的贴一起。心里更美了,一定要把它们装订成册。
这就是“替代性报酬”,让一件事情变得有趣,慢慢形成习惯。
通过损失厌恶心理、聚光灯效应、替代性报酬,可以让自己更客观、真实地看自己、看世界,通过有趣的方式形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