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五模块共读心得

    第五讲之转型“学生中心”的有效路径,让我找到了答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主要是课堂的听课人;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载体和主要学习内容。清华大学著名校长梅贻琦有个精彩比喻:“学校犹水也, 师生犹鱼也, 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 小鱼尾随, 是从游也。从游既久, 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 不为而成” 梅校长把学校比作大鱼塘, 老师即大鱼, 学生即小鱼, 他强调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观摩、模仿学习就能达到教育效果。这样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对于认知能力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进入21世纪, 各国教育开始将视角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因此,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和方法体系的主动建构者, 如果学生没能通过学习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内涵体系, 则教学就没有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和方法体系的帮助者、促进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