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有很多有声望的女性朋友,在和她们的交往中总能体现侠骨柔情,凯瑟琳缺乏金融知识,所以没有安全感,因此她十分依赖巴菲特。两个人曾经一起去了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关系很难描述,从表面上看不像情人关系,但是也超出了一般的朋友关系。面对像凯瑟琳这样强势的女人,巴菲特能驾驭好这种关系确实难得。
巴菲特既能投资创收益,又能搞好相关关系,与他们交朋友,成为好朋友,投资与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也说明了巴菲特优良的情商。成为好朋友更有利于巴菲特了解掌握目标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及质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潜力潜能是否优良优秀,从而提高了投资的准确度,减少投资失误。
巴菲特和凯瑟琳的联盟,给《华盛顿邮报》带来了利润,而有了巴菲特把关,凯瑟琳也不会轻易在支票簿上签名了。一次有人向凯瑟琳介绍收购电视台的生意,巴菲特直接回绝了,理由是要价太高,《华盛顿邮报》的一些高管认为巴菲特阻挡了他们获得商机。
巴菲特帮凯瑟琳降低成本,为凯瑟琳收购把关。
站在巴菲特的角度看,他替凯瑟琳出主意是因为他不了解这些出售的企业,无论有多少专业人士向他担保,他都不会轻易进入一个他尚未理解透彻的行业。也正是他对凯瑟琳的影响,让《华盛顿邮报》沾染上保守主义的色彩。
凯瑟琳迫切地想让《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在华尔街飙出高升的股价,巴菲特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1973年巴菲特先后20次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总价值高达1060万美元。这是巴菲特罕见的一次大投资,让身边的人十分意外。事实证明,巴菲特没有看错这只股票。
巴菲特在1984年给凯瑟琳的信中写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从在1973年的春季和夏季分批购买了《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以后,这些股票的价格已经从当时的1060万美元上升到1.4亿美元。如果我当时没有选择购买《华盛顿邮报》而是选择购买其他传媒公司的股票,这1060万美元也许只能拥有价值6000万美元的《纽约时报》股票,或者价值4000万美元的《时代镜报》股票,或者是价值3000万美元的加奈特股票,或者价值7500万美元的骑士债券,而不会拥有1.4亿美元。”
巴菲特投资华盛顿1060万美元,持有10年左右,获得了超过本金12倍增值(利润)。
投资《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这笔收入成为伯克希尔公司的主要收入。当时美国投资者对媒体股并不在意,所以谁也没想到巴菲特能够拿出1000多万美元投资一家报纸。1974年之后,《华盛顿邮报》成为华盛顿特区的垄断媒体,巴菲特购买的B级股票价格从每股6.5美元的发行价奇迹般地飙升到480美元!凯瑟琳家族持有的A级股票年增长率也突破了20%。巴菲特由此成为《华盛顿邮报》的第二大股东。
巴菲特买入的华盛顿邮报B股票上涨73倍。
1974年,凯瑟琳邀请巴菲特成为《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会成员。在其他董事中,无论是凯瑟琳家族还是公司的高层,都对巴菲特保持着戒心,他们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做出什么举动。巴菲特清楚自己的位置,他不断地向大家说明自己为何投资《华盛顿邮报》,努力消除他和原班人马的隔阂。不过此时凯瑟琳对巴菲特已经非常信任,在她的支持下,巴菲特对公司的贡献越来越大。
巴菲特与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凯瑟琳紧密合作,是强强联合联手,共同做大做强,双方都收获巨大。巴菲特获得了凯瑟琳的绝对信任,凯瑟琳把巴菲特当成了自己的智囊军师诸葛亮,对巴菲特言听计从,巴菲特当之无愧。巴菲特在投资界确实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是投资界的诸葛亮。
巴菲特成为《华盛顿邮报》第二大股东,又成为董事会成员,说明巴菲特已成为华盛顿邮报决策层一员。巴菲特进入董事会对双方是双赢的决策,这样凯瑟琳可以充分利用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巴菲特可以充分掌握华盛顿邮报的发展动态,掌握公司的内幕。当然巴菲特掌握公司内幕消息不是为了短炒,因为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是持有10年以上长期投资者。
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时,《华尔街纪事报》曾经报道,有媒体分析师认为,根据公司的账面情况看,《华盛顿邮报》为投资者提供了建仓的良机,不过他们不敢购买。也有人表示《华盛顿邮报》是具有成长性的主流报纸。
当时媒体板块的股票价格低廉,通过简单的数字计算就能得出结论,分析它们的投资价值也不难,却少有人出手。1974年8月,《波士顿环球报》的母公司联合出版公司上市,很多人认为他们只有一张报纸,所以风险很高,却没有人看到这张报纸已经占据波士顿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身为承销商的波士顿银行只好将价格调低,听说巴菲特对媒体板块感兴趣之后还联系了他,不过没有得到巴菲特明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