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内向并不是一种缺点,外向也并不一定是优点。
在我们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遇到过的经历、长辈前辈、数据故事,都在明确告诉或暗示我们:内向性格是不好的,是一种缺陷,而外向是一种优点,是乐观的表现,外向可以获得更多机会,会更有竞争力,所以要变得外向。
所以,很多人,为了能适应这条规则,为了能得到更多认可和一些发展机会,明明是个内向的人,却要拼命表现得十分外向,因此非常疲惫。
为什么会存在外向性格会被认为”好“性格的情况呢?
归根结底在于不同年代的社会竞争行为,是需要生存和发展而演化出来的。
因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要生存和发展,自古以来就离不开团队合作,从人猿时代的群居合力打猎、自卫,到古代的抱团斗争争取资源和地位,再到现代的企业内部关系处理、社会人脉合作,要想需取得更多人的支持、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就要去主动结交朋友,如果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结交、打交道,朋友、合作伙伴少,自然就会失去很多发展机会、资源,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情况来佐证”外向者更具有竞争力“:
比如外向者拥有更大的社交网络,能找到很多人帮忙做事,也更容易做成事;外向者更擅长去主动告知别人的需求和资源,更利于合作的达成等;外向的学生更能引起老师的注意,给予更多的关照;外向的员工更能被同事和老板记住,升职加薪也会更快。
但,我必须要明确一点:外向性格只是喜欢主动表达,并不是一定能比内向者表达得更好。也就是说,在做事情的层面上,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性格是内向、外向,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和工作经历、学力、研究能力等关系更大。
在信息通讯不是那么发达的年代,从资源整合、信息获取、交易达成等事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内向性格在人生竞争中是弱于性格外向者,确实是竞争劣势。
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渐磨平这道性格的鸿沟,内向性格者,也可以隔着一根网线,去做很多原来不敢做、不想做、不能做的事情。
外向性格越来越算不上是竞争优势,内向性格越来越算不上是竞争劣势了。
把内向当缺陷的人,可能是一直混淆了几个概念:把内向和自卑、悲观、不自信挂钩,把外向和乐观、自信、开朗挂钩。
实际情况是,内向者不一定就自卑、悲观、不自信,外向者不一定就乐观、自信、开朗。
因此,性格内向,并不是一种缺点。
内向性格,在不加入外在场景条件作为评判标准的情况下,算不上是一种优势,但也绝对算不上是缺陷。而是一种中性的心理特质,只是一种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就和人高矮胖瘦、皮肤白黑、长相一样,是一个人本身的特质。
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的人,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既然内向性格是一种人本身的特质,是中性的,那就很难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所以强行让自己或让他人改变自己的性格,都是一件苦难且痛苦的事情,会让自己或别人感到痛苦。就算为了适应环境、工作需要而要做出改变,也不要强迫自己改变性格,更不要求快速,否则适得其反,过犹不及。
内向不是不好的,不需要强行去改变,自卑、不自信、悲观、知识和能力不够,才是该去改变的。
另外,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内向,其实并不是真的内向。
他们只是不想去经营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不想去认识一些毫无共同语言的朋友、参加一些毫无意义的社交、不想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浪费在自己不喜欢且无意义的事情上。
只是想把时间和精力都从这些处理无意义社交人际关系的事情中节省出来,用来独处、用来思考、用来休息、留给最重要的朋友和亲人,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