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是《我为何强调关注本土教育学》,内容依然很走心。特别是其中说到一个问题:“现在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情绪、心理甚至精神问题?”刚好今天看了一篇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的一篇文章,他在面试的时候,看到每一个学生近乎完美的表演,让他觉得很不真实,所以他直接反问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问的?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时间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学生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未来人生。
下面我分享一部分他的文章内容:
上课听讲,回家做作业,上辅导班,这些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至于他们的兴趣是什么,长大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人关心,即使孩子自己也不关心。几乎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一件事: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
秦春华说:有不少北大或哈佛的学生告诉我,上北大或哈佛是他们从小树立的目标,但有一天当他们真的置身于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校园时,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仿佛一个登山运动员在珠穆朗玛峰上的困惑:下一座山在哪里?
人生需要目标,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寻找树立自己的目标。我们对人生和教育的理解太过单一,而且缺乏想象力。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成功,要比别人强,要考上最好的学校,但很少告诉他们成功意味着什么,生活的幸福源自何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
没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上了北大或哈佛之后怎么办?难道自此之后人生皆成坦途,再不会遇到诸般烦恼、困厄、艰难?1923年,鲁迅先生曾经发人深省地问道:“娜拉走后怎样?”我也很想问一句:“考上北大以后怎样?”
上学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但正如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学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件事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疲惫,我也一直在反思。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他们什么也不缺。学习是被逼的,就是为了考试,中考,高考上大学,反正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学习这件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痛苦的,被动的。现在,我慢慢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很优秀的孩子会突然自杀之类的,我想有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已经实现了大家所谓的“目标”,那接下来要通往哪里?内心是荒芜的,这样的感觉是很可怕的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我没结婚的时候,我妈说:“等你结婚后,我就什么也不用操心!”后来,结婚了,又没有小孩,我妈又说:“只要有一个孩子了,其他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孩子出来后,我妈又说:“等孩子大点就好多了,就不用那么操心!”我跟我妈说:“其实,人一辈子都有操心不完的事情。总会有事情让你操心!”
所以纵观人的一生,学生时代是被逼着去念书,工作后开始被逼着去应付各种现实,每个人一生的轨道基本是一样的,这时候精神世界的富足与否就显得相当重要。
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独处空间,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想法,微小的变化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们总是疲于应付各种事务,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