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条里,作者一开始就提出这样一个典型的现象:教师在讲解新教材之后问学生“你们有哪些疑问?”教室里,没有人吭声,没有人提出问题,于是教师就认为学生对教材是理解了,但是当老师检查学生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就是一知半解。我想大多数老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应该会非常生气的学生是撒谎吧?
其实学生并未意识到他们对教材究竟是懂了还是没懂,因为教师在讲课的开始没有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究竟有什么是必须理解的,在学习教材的思维过程中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目标或者学习目标。更何况能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呢!
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一些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为:让学生先把他们将要克服什么困难弄清楚,并且不仅把注意力,而且把意志力都集中在克服这种困难上去。
学生要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要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而不是消极的掌握,这就是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儿童在分析某种现象时在多大程度上积极地表现了智慧的努力,不仅决定着知识的深度,而且决定着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归根结底,当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是一些迷惑现象,还是因为我们自己懂得的太少,不能看到现象之后的本质。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多读书,专业书、教育书籍,儿童心理学……而不应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失误让学生买单,或者迁怒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