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离别与重逢
(这一讲谈论的是友情)
一个人一辈子,朋友不在多,有一两个真心的就可以了。高山流水,可遇不可求。遇到这样的朋友,却要面临分别,就会感到很失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梁实秋有一篇散文《送行》,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然而在人生这场旅途中,离别总是无法避免。我们这一讲读的诗,大多和离别有关。虽然我们也会谈到重逢,可是重逢的下一站,大概也还是离别。
重复的声音
我们先来看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我们今天读诗歌,时常会把形式和内容分开,然后花很多功夫去挖掘内容,而置诗歌的形式于不顾。其实很多文学作品,它的形式即内容本身。就像洋葱一样,剥皮等瓤,而实际上皮就是瓤。
诗的前两联一直在反复重复yang,这个反复出现的声音塑造了一个人不舍得走的状态。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人,他离开,又回来,不断回到原来的地方。他一个人在这里徘徊,留恋,彷徨,他不舍得走。
“数声风笛离亭晚。”亭是古代大路上供人休息用的,很多时候离别就发生在长亭和短亭之中。所以它成了一个离别的背景。朱之荆说:“风笛”从“离亭”生出,因古人折柳赠别,而笛曲又有《折杨柳》也。
天色已经晚了,夕阳西下,风里是笛声。
“君向潇湘我向秦”,这一句他没有说不愿意走,只是在描述一个客观事实。“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朋友去湖南,自己去长安。两个人方向相反,背道而驰。
一边是君,一边是我,一边是潇湘,一边是秦。一个“向”字,很快地把两个人的距离拉开了。这个距离是心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