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体会:感谢大力老师帮我理清矛盾型和混乱型的区别,矛盾型:主要是对母亲情绪不可预测性造成的;混乱型:主要是婴儿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恐惧,自己又想去找母亲,从而陷入两难局面,也就是陷入了矛盾。
第二个体会,关于BOWLBY的理论:
1.John Bowlby核心是:(1)儿童对其照看者的依恋具有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2)依恋行为系统是进化而来的,用以提高生存和繁衍的几率。
依恋行为系统促使个体面对威胁和不安全产生如下反应:(1)寻求、监测,并试图和提供保护的依恋对象保持亲近;(2)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而使用,去探索陌生的环境和体验;(3)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时逃向于此。
依恋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研究表明,有伴侣、亲密朋友的人比孤独的人寿命更长。我们遇到危险时,都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联结。
启示:建立安全的亲密关系对一个人身心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依恋的目标有二:一是外在的,即身体的亲近性,以获得保护避免危险;二是表明提供安慰者是可获得性的,包括身体上的可接触性和情绪上的反应性,让个体是要真正的主观上“感到安全”。
启示:亲密关系中,要让对方有身体上的可亲近性,给予其安全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情绪情感上的可获得性。
3.什么使早期依恋成为可能并贯穿于生命全程呢?与他接受分析训练时的督导,客体关系理论的开创者梅兰妮·克莱茵的观点不同,Bowlby认为,不能将健康的和病理性发展的来源完全归因于儿童的幻想(婴儿刚出生时,就拥有的一种潜意识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征积极的幻想,如所谓的“好”乳房和“坏”乳房,这些潜意识幻想影响着婴儿的精神生活),真实生活的体验对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早期对我们最重要的人对待我们的方式。
这些真实生活的体验对发展的影响最典型体现在两种现象:一是早期旷日持久的分离所造成的心理上的毁灭性伤害,他二战期间的研究证实了这点。并对儿童应对痛苦现实的挣扎和努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即创伤性分离的反应模式是:抗议、而后是绝望,最后不得不抽离(detachment)。二是长期得不到足够父母养育对儿童发展的腐蚀性影响。
启示:一,在亲密关系中应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分离与丧失的创伤;二是亲密关系中应保持持续的、频繁的互动,“温暖的,亲密的、充满满足感和愉悦感的体验的持续关系”使人的健康发展成为可能。(亲密关系的时间长短和质量很重要)
第三个体会,关于安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
安斯沃斯发现:依恋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婴儿出生后无法分辨母亲与其他人,在6~9个月之间发展成对母亲的偏爱,并且固化为强有力的纽带,这种固化的纽带,体现在:当婴儿觉得困扰或受惊吓时投向母亲,他们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使用,安全基地就像是儿童最初的城堡,婴儿从这个城堡出发去探索世界,当和母亲重聚时能主动的靠近母亲。
尽管大部分的婴儿能够准确无误地建立起这一个纽带,但是也有小部分婴儿无法做到,并且很难去探索外部世界。还有更小的一部分,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依恋母亲的迹象,
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在照看婴儿方面,量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看的质。
为了判断安全基地是否是先天的遗传基因,安斯沃斯设计了一了陌生情景实验。
婴儿身处陌生环境,与母亲分离,独立面对陌生人等等 不安因素的组合,触发婴儿的依恋反应,根据这样的反应,安斯沃斯分类出三种婴儿的依恋模式: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抵抗性)
一个人从出生时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的拥有了自己的生命,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岁月里,你要经历哭泣、微笑、说话、走路、跑步、建立关系,你要经历身体的变化、情绪的波动、器官的生长与衰老,直到大限到来时灰飞烟灭。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逐渐学会了照顾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情绪上,但我们照顾自己的第1堂课就起源于我们是如何被照顾的。照顾自我的技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早期养育者互动和谐程度。
大量的后续研究表明,婴儿期母婴的依恋模式具有长期的影响,他们或好或坏的都会影响到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