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释的部分,解释道:
根据伯温的研究,婴儿会优先选择向母亲寻求亲近的事实,是源于依恋的实质作用主要在于可获得性。
我的理解一个小婴儿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的形成需要两种感觉,一个是获得感,一个是掌控感,其中这个获得感是比掌控感更基本的需求。
正如伯温在章首讲道,依恋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其原始的本性来自于婴儿绝对需要保持自己与照看者之间的身体亲近,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的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儿确实能存活下来。
然后讲到了三种依靠本能指引的三种行为类型:
1、寻求、检测,并试图和提供保护的依恋对象——或者是一个微小的依恋对象层级系统的一员——保持亲近,这个依恋对象通常是一个亲属,但并非必然。
2、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而使用,从这个地方开始,去探索其他陌生的环境和体验。
3、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在面对危险情境和收到惊吓的时候套箱此处。寻求一个比自己“更强壮和/或更智慧”的人的陪伴,从而获取安全感。
实际上这么多年,我不是一直在本能模式里寻求更强壮和更智慧的人陪伴吗?!
依恋行为的目的,不仅是要从照看者那里获得保护以避免当前的危险,而且还要一再地确保照看者持续的可获得性。伯温江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定义为不仅是身体上的可接触性,而且也是情绪上的反应性。
依恋的内在维度:实际上儿童对照看者可获得性的评估才是关键,而且儿童对当下的评估,主要是根据照看者可获得性的体验而定。
阿斯沃斯发现:先天的、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实际上是具有可塑性的——此外,个体依恋行为在品质上差异与照看者的行为差异有关。这个发现促成了对婴儿期和成人期依恋风格的分类,这也是依恋理论带给心理治疗的核心部分。她意识到,安全或不安全的关键,是在于婴儿和照看者之间的沟通模式。
健康的发展依赖于双方在依恋关系中的愉悦程度。
阿斯沃斯招募了26位怀孕的妇女,进行了“陌生情境实验”,并从中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婴儿似乎有两种彼此对等的能力,在他们感到安全的时候能随着自己的冲动去探索周围环境,在他们感到不安全的时候,能自然从联结中寻求安慰。
安全型依恋之间的沟通是合作性的,而且是随机应变的:一方发出信号,另一方就用行为做出应答,这实际上在说: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我能回应你的需求。
回避型依恋:母亲的离开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地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回避型依恋,认定了自己想要得到安慰和照顾的任何主动表示都毫无用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放弃了要求。
回避型依恋婴儿几乎抑制了所有要求联结的沟通:他们不会表现出任何想要亲近的欲望,而且看上去对母亲发起的任何富有情感的表示都充耳不闻。
矛盾型依恋:两种矛盾型婴儿,已总是生气的,一种则很被动。这两种婴儿都对母亲在哪儿太过于迷恋,以至于无法自由地探索,对母亲离开的反应,也都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即便是母亲在场,这些婴儿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
我在此处有个体验:我跟母亲的依恋关系肯定是矛盾型,我渴望跟母亲建立深度联结,但是因为母亲对我有乱伦焦虑,所以她动不动就把软弱的父亲推出来当挡箭牌,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直到我今天放弃寻找。
而妹妹跟母亲的依恋关系是回避型依恋,因为妹妹一直被重男轻女的母亲所忽视,实际上妹妹是放弃了对母亲的要求,她一直都很独立。
矛盾型婴儿,却放大依恋的表达:他们与母亲分离时痛苦极其强烈,重聚时得到的宽慰却少得可怜。可以说,矛盾型婴儿对依恋需求的沟通似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无论母亲是否在场、是否作出反应。
混乱型依恋:当依恋对象不仅被婴儿体验为安全港,与此同时也被体验为危险的来源时,就会导致混乱型依恋。可以认为混乱型依恋反映出儿童体验到“无法解决的恐惧”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策略上的瓦解。
婴儿依恋模式的长期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更高程度上表现出自尊、情绪健康、自我复原力、正性情感、主动性、社交能力,以及在游戏中有更集中的注意力。
回避型的儿童却容易引发别人愤怒的控制性反应,而矛盾型的儿童容易被过度宠爱,被当做更小的孩子对待。常常会看到回避型儿童欺负其他孩子,而矛盾型儿童经常是被欺负的孩子。
边缘性的患者通常具有混乱型依恋的历史。回避型依恋被认为和强迫的、自恋的以及精神分裂样的问题紧密相关,而矛盾型依恋则与歇斯底里的或表演性的问题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