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段性成果
1、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2、全校大多数英语教师及小学英语学科教研中心成员已经掌握了教材融合的理论基础,学会应用融合的理念到教学设计中,利用教材融合辅助日常教学工作。
3、师生观念的转变。在推进教材融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丰富了课堂学习资源,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转变,教学思路得以开拓。学生的学习理念得以转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三、主要创新点:
1.融合主要内容:
1)词汇
词汇的融合点可以基于主题或话题融合。如学生在学习了外研(三起)四下Module1 Unit1 She's a nice teacher.后热情非常高涨,经常主动向老师介绍他们的朋友,但用来用去总是nice、clever、naughty等几个描述某人的特征词,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这时教师适当的融合人教版相关词汇hardworking等词汇丰富其语音素材,则会再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2) 语音
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语音学习相对而言是隐性的,从五年级才有了一席之位,但也仅仅是在每个模块Unit2呈现了非常简单而分量不多的一个小小的表格,显然这并不利于学生语音学习。而人教版和科普版则不同,一个有相对完善的学习和练习内容,一个是拥有马承强大的“三位一体”理论系统,是以完全可以补充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不足。
3) 语法
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语法编排结构成螺旋式呈现,有较好的逻辑性,但其重交际的特性使然,语法也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己归纳和梳理,这无疑对于很多年轻教师或教学经验不够丰厚的教师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人教版则不同,虽然也并不把语法结构呈现出来,但会用表格等方式进行归纳或练习,这无疑给师生有了一个学习的支架,所以在低年级或者学习初期去借鉴或借助这种方式或者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
2.融合方法:
1)添加
教材内容应该根据特定的教学主题,适当添加一些必要的知识点。赖瑜认为适合添加的情况有:1)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在教材中没有体现或体现不充分;2)教材呈现的内容不足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3)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或是与所学内容有所联系(赖瑜,2011)。
2)修改或替换
融合教材并不是仅仅简单的增删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教师保留重要知识,再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修改和替换。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文本替换或修改,帮助学生拓展部分知识,提高难度,满足学生需求。
3)整合
4)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