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格局
唐代拥有充分的精神价值,但奇怪的是它没有主体信仰,在精神上非常开放。
儒家学者孔颖达集中了儒学的礼法规范,又借鉴了道家和佛家的学理方式,而刘知几这样的自由派学者又提出了以古遗精的变议论,反对盲从古代经典。
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并不怎么信仰佛教,他自称是老子后裔,都姓李,曾下令道先佛后,后来因为要欢迎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并向玄奘请教,信仰发生了变化。还亲自为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写了序言。那就是大家知道的《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代还收容了不少已经被毁灭的外国宗教。
不管是摩尼教还是拜火教,在原来的流传地都遭受了不幸,在唐代大受欢迎。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被处以死刑死得非常惨,但在唐朝却建造了摩尼教的教场。拜火教也叫琐罗亚斯德教,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本书,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查拉图斯特拉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译法,这个教曾经迫害过摩尼教,后来被伊斯兰教消灭了,但在唐朝死而复生,仅仅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就有拜火教的四座教堂,而且建得都非常好。
在伊朗南部的波斯波利斯,古代波斯王宫,拜火教的发源地就在附近,而这里夕阳下一派败落凄楚的景象,这是拜火教的起点,而终点却在中国。
唐代还有对于景教的接纳。
景教在传入中国之前是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教会,这个教会的领袖,在欧洲被教廷判为异教徒而革职流放。635年,这个教派的一位主教阿罗本,来到长安传教,对于这个在欧洲故乡早已被摧毁了200年的教派,长安深表欢迎。唐太宗派出丞相黄玄龄率领仪仗队到长安西部迎接,还亲自听了阿罗本的讲道。于是在长安的义宁坊就建起了一个景教教堂。
唐太宗还为这个流亡教派发了诏书,这诏书中有16个字,表达了唐太宗非常健康的宗教思想,那就是“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这个大体意识就是大道没有固定的名称,圣人没有固定的体型,那就在各处多设一些教派吧,让他们周密地帮助百姓。
天下的教义教派各不统一,都应该给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各行其是,目的就是密济群生。
唐太宗这种照顾国内外各种教派的思想,也可称之为共生宗教学、互补宗教学、多元宗教学。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上也有开明君主提出过,例如,印度的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提出过联合宗教的主张,还召开过联合宗教会议,但没有成功,因为实力最大的宗教不同意。阿克巴的问题在于,他想把所有的宗教联合成一个宗教,变成了强扭的瓜,当然做不成,唐太宗只想让各种宗教相邻而居,自由发展,互相关心。那就成功了。
阿克巴皇帝的孙子倒是不错,建造了那座世界闻名的泰姬陵,名叫沙贾汉。
唐太宗在宗教上的成功造成了中国一直没有产生过一教独大的现象,随之也没有产生过宗教极端主义。
唐代既然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一级台阶,那么,他似乎应该天天都在弘扬着国学,而唐代居然没有这么做,好像也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国学,不仅不知道什么叫国学,而且唐代也不在乎文化意义上的精神主体和国家哲学。他的国家哲学就是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
做一个散文化的比喻:
春天时节来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山谷,问山谷主人:你喜欢哪一种花?主人说:我喜欢每一种花。再问:难道不能精选出一种吗?主人说:选了一种,就没有了春天。这就是唐太宗的精神价值,当然也是唐代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