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讲座和同学。我以前总翘专业课去听哲学系的课,我还听了很多的讲座,不断地听讲座。……再就是大学的同学,有很多人都特别有趣,能力很强但又很有想法。你会发现和他们聊一次天,就觉得我怎么人生过得那么乏味、那么单纯?他们告诉你,你可以不用像学生会那些(循规蹈矩的)学姐那样。那时候我才大二大三,他们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改变,那个时候才开始真的考虑我想要什么。”
学业投入与社会性投入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两个最重要方面
不论哪一类学生,在大学这一局迷宫游戏中的表现都决定着他们在日后对决的求职或升学竞争中能否占据有利位置。
换句话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出身背景,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都攸关他们能否在残酷的竞争中抓住下一轮升学和就业的机会:要么自信地踏上自己主动选择的职业路径,并借着大学提供的资源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发展预期;要么到了紧要关头才仓皇考虑自己的资格能“够得着”的出路,而那样的路往往并非自己本心所愿。
每个人都认为大学的经历对他们意义非凡,那么究竟是大学经历中的什么决定了他们在终极对决中的处境?一个简明的答案是——学生能否在上大学的过程中尽早预见到自己在关底将要走向哪个关口。
话说回来,对于所有新生而言,要在短短的大学四年里迅速适应大学的游戏规则,并认清未来的职业目标,绝非易事。
即便对于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形成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明确想法也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大学生发展研究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学生必须主动投入,积极投身学校的各类教育实践,提升学习成果,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互动,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掌控目标
“目标掌控者”的投入过程是以目标的树立和实现为纲领的。他们倾向于在投入过程中时刻保持一种元认知层面的自我省察,以明晰自己通过各类投入意图取得的收效,确定下一步投入的方向。并且,这些目标和预期收效往往是以生涯目标为核心去统筹管理的。
目标掌握者的核心特征就是了解大学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和非制度性规则,有意识地树立职业生涯目标,并一步步靠近目标。
比如打算毕业找工作,就要有意识地积累目标行业的实习经历,将成绩保持在一定水平,如果要出国读研就努力提升成绩和学术经历,弱化与此无关的投入。而直觉依赖者则是无意识地陷入无目标状态,主要依靠直觉和旧有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比如有的人会想当然地以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参与实习实践就是“耽误”学习,但又没想过或者没想清楚搞好成绩是为什么。他们往往信奉单一的行动风格——勤恳而单纯,对任何事情都一样认真。
但不同的实践模式不完全是个体的自由选择,而受阶层习性的影响,是不同阶层的人日用而不知的实践特征。
郑雅君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城乡、地域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四个维度来定义优势学生和弱势学生。
优势学生和弱势学生在大学里往往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实践模式。弱势学生多倾向于直觉依赖模式。直觉依赖者并非没有树立目标的能力,只是因为升学流动带来环境的剧烈转换,从而引发内在自我及文化常识的震动,陷入一种不清楚自己是谁、将要成为谁的模糊位置感。而精英大学的评判标准或职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客观上有利于“目标掌控者”获取职业优势,从而造成了学生出路结果不平等的产生。
学业投入:学以致“用”的策略
“成绩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很重要,就是你推研的时候。因为这是门槛,你要有这个敲门砖,其他没有任何意义,学得好不一定以后用得好”。已经决定本系直升博士的北方大学工科学生海文带着一种不以为意的语气告诉我,虽然他的成绩实际上在本系排名中相当靠前,但他似乎并不在意成绩。
也就是说,他努力学习根本不是为了成绩。他深知学校的游戏规则里绩点很多时候是一项硬指标,但他仍然强调“自己看重什么”才最重要:“虽然学校评奖学金、出国交流等等是要看成绩,但是要看你看重什么,把那个你看重的东西做好就行了,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分数把自己给套死。
不在意,却尽量不错过它所能带来的好处(至少不能让它成为一种阻碍),是多数目标掌控者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
他们清楚成绩对他们的“用处”在哪里,也知道什么样的课该去怎么应付。这并不是说“目标掌控者”不会认真对待学业,而是说他们牢牢把握住了投入的意义,并且从这些意义出发,选定他们的学业投入策略。实际上,他们对学业投入的程度基本取决于他们在实现生涯目标方面对学业成绩的需要程度。
尚未明确出路预期的“目标掌控者”对学业的态度通常是:把成绩控制在某一区间,以保证未来不会因成绩过低而失去机会;同时又尽可能在学业中节省投入成本,以便让自己投入到更广泛的目标探索中去。
尽可能地以最少的时间换来还不错的成绩,以尽快明确未来目标,才是在未来的学校-工作转换中为自己积累优势的上策。
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做该做的事。假如已经决定未来在求职中不靠专业技能,所以你自然需要把努力的重点放在学业以外的其他方面。更重要的是,这非但不是一种功利心驱使下的投机,而是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的负责任态度。
“目标掌控者”根据自己的生涯目标来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他们对待学业的态度和学习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清晰了,策略也随之即来。即便是被调剂到自己没兴趣的专业,他们的发展也不会从此受限,因为他们会很快分析清楚这个专业能为他们所“用”的方面是什么,由此努力坚定地迈向自己选定的方向。
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也就大致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应在哪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社会运行规则,社会关系,个人素质与能力,专业技能,学业,精力的分配与排序,决定了一个学生的未来。
内在驱动力是努力的基础和方向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的定义: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比如,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得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
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这也是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在同一所大学所形成差异的一个原因,努力的方向完全不同。
专业知识给不了你对自我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这个是‘内功心法’。
大学对一个人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课业,尤其不是专业课,而是课外的人际交往、讲座和各样的社会实践经历。
大学里的社会性投入对他自我探寻的意义:“经历丰富的人,他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你想,其实大多数学生,大学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你安排的,你不去经历,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去经历去尝试,会做错很多事情,但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
成绩不是很重要,作为大学各种机会资源分配、求职、升学的基本条件,它只是一道最基本的关口。
英国社会学家Phillip Brown在二十年前就观察到,在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employability)越发成了一个建立在比较和排序之上的相对概念:毕业证书只是就业中的敲门砖,求职者还需要对自己的过往经历、个人品质、甚至性格和自我认同进行一系列管理和展现,才能获得雇主的青睐。
这个诊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适用。毕业生需要精心打造自己的简历,不仅展示自己在大学的学业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恰当的履历来展示自己的素质和品质。
例如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而在打造简历时,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社会性投入(包括人际交往、实习、实践等)比学习投入可能更重要。
优秀的学生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现实,才认为他理所当然应该在课外的实习实践上投入绝大部分精力。
在打造履历的过程中,学生投入过的重要组织和课外活动将一个抽象的学生形象逐渐描画丰满。凭着这份简历,面试官才有理由断定他有足够的资质胜任他所申请的职位或学位。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将与这些实践和相连的文化产生密切的关系,生涯目标也将由此变得更加清晰。因此,对大学中社会性投入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实际上是顺应场域规则的另一种重要的文化倾向。
大多数“目标掌控者”都清楚,他们需要通过在大学期间参与各类社团、校内外组织、实习实践、人际交往等社会性投入,为自己的简历积累增值要素,也使自己心目中职业理想的雏形逐渐变得丰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