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好与坏,爱与恨都是立场不同的问题,来评定的。因而也没有什么一定因素,为什么说是从立场上来断定呢?
我们这样来看,一个人他沿路抢劫,为的是拿钱来供养老母亲。抢劫固然不对,那他供养老母亲,又不能说他是错吧,所以这就是一个立场问题,从被抢路人来看:这人抢了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真是个不劳而获的恶人!从其供养的老母亲来看:孩子为了我,拿钱供养我,真是孝顺!路人不知其为供养母亲,母亲不知其钱财来源于路人,这种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再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是一个知其家有老母,又目睹到他抢劫的路人,你会怎么来评定他呢?
这时自然通过看问题的立场分出派别,路人派:此人虽说供养老母,但路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如果另有急用呢?所以损人利己,乃恶人。孝心派:抢钱只为供养母亲,人之常情,又冒着被判罪、复仇的风险,去供养母亲!乃好人
这就表现了立场的自由性和好恶评定标准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