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间:24:00
起床时间6:00
睡眠时间:6小时
早起计划任务情况:
1.昨日计划已完成
2.今日计划:梳理倾听师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计划,重新立下学习目标。(大致时间安排:8月31日前补完14-16周的课程,9月1-7日乱孩子开学,我也整顿调整,9月8日开始进入带教课学习阶段,目标11月底前必须考核合格,顺利毕业)
3.明日计划:温习14周课件及作业练习稿,做好准备白天约同学练习。
今日思考:
1.昨晚孩子不舒服,很晚才睡着,我也就很晚睡,还是担心睡眠不够自己身体出状况,于是把早起闹钟设置为6点,一直到8:30孩子还没起床,我没被打扰,因此我也完成了今天早起计划任务。
2.写计划时感觉到压力,觉察如下:
压力原因是觉得每天早起2小时仍然不够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突然想到昨晚看书提到的,凡事多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效率,少花时间而收获更多。
思考1:我为什么觉得时间不够用?
(1)我注重形式完美,比如笔记怎么做好看,导致课听完笔记写完作业做完,但是脑子里东西仍然很少;
(2)我害怕思考,所以让自己醉心忙碌安慰自己我只是时间不够所以学不好;
(3)同时我还认为学不好是因为心理学知识不够,为此我感觉自己需要更多时间去补充知识,就觉得时间更不够用。
思考2:老师说每周花4小时就可以完成学习,而我每周花12小时都仍然觉得不够用,问题出在哪里?
(1)还是学习形式的问题,完美主义的问题,我生怕错过每个细节,总会反复听。
(2)听了记不住,就会反复看PPT做笔记。
(3)自己没有关于知识点的思考,就如同之前读书只是读完,没有做内化、实践的动作,所以时间耗完了,好像并无收获。
思考3:那我到底要花多长时间才合适呢?
(1)粗略计算了下,每周的录播课时长加起来基本是3-4小时,作业需要做练习才能完成,也需要准备,一般练习时长1小时,准备时长1小时,然后直播课2小时,准备练习和完成也需要2小时,那么就算我抛去完美主义的想法,不多做什么动作,一周的课程至少需要时长10小时。我现在的早起计划是每周早起执行6天,每天2小时,其中用于学习的是1小时20分钟,那么可用于学习的总时长为8小时,早起时间不能做练习,练习只能白天约同学做,扣除做练习的时间算下来每周学习时长8小时与早起可用于学习时长刚好匹配,练习的2小时就放到白天,看课外书补充练习的也放到白天。
(2)通过梳理我发现,老师给的4小时只计算了听课时间,没有考虑写作业和思考时间,不过通过梳理我觉得时间上可以做得到,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就是如何没有多余动作就做到保障听课质量和做笔记质量,课听完的同时笔记就得同时做完,还得思考完内化完呢?我心底的声音是:这不可能,我完成不了,我无法同时听课写笔记还能思考,我总要暂停下课件,写字、思考。
(3)尝试思考解决:如果我先浏览PPT,找出知识要点题纲写下,然后笔记不再要求完美,不再完全誊抄PPT(把老师给的知识点一点不漏的照搬),而是我很有感触有思考的点才写上,我不懂的才列出来,这样可行吗?这样每周学习多花时间应该是2小时,这2小时一周的时间应该能挤得出来。这样一来,相当于我要放弃完美,学会抓重点,抓自己的感受就好。学着改变,试一试。
今日份感恩:
1.感谢我自己今天开始努力思考而不是蒙混过关。
2.感谢我获得了早起不被打扰的2个半小时。
3.感谢我的身体这几天一直没有拖后腿。
4.感谢我这几天获得了勇气,在自己不被打扰的时间里总是精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