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生活的最重要领域即脑力劳动领域中,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2、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学和教育的规律,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成绩。
️3、无效的劳动,大概是学生和教师面临最大的潜在危险。
启发:在课程设计中,总会遇到学习进度不一样的孩子。我经常鼓励孩子要去努力,要对自己有信心,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经常给到孩子自己还“不错”的感觉,但其实可能是一场教学“溺爱”。
因为教学中不论是哪种程度的学生,适合自己的脑力劳动才是教育才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这样才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获得知识的喜悦。往后的每一节课备课时都要找到适合学生的n+1理论,拒绝无效课堂!!
️4、如果教师能做到把淘气鬼和闹套住,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可指望取得的脑力劳动,那么他们会很集中的学习。
启发:老师最头痛的就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纪律不好,试想一节课40分钟,注意力完全专注是比较难的,所以要有分层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孩子都有所进步。
️5、学生不把教师只看成是严格的检验员,把分数只看作为棍棒。他会坦率地对教师说:这件事我没做好,我不会做。他的良心很敏感,你不能采用抄袭,小抄的方法,他想树立自己的尊严。
启发:课堂中听写环节,总是有学生会偷看别人的或者抄书,我会提醒一下,但是也没有很明显的效果。我想应该更加看重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最终冷冰冰的分数,因为孩子们都想树立自己的尊严,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示自己的成果。